低溫等離子模塊工作原理
設備的核心反應區域,廢氣分子被低溫等離子體轟擊、氧化。
低溫等離子是繼固態、液態、氣態之后的物質第四態,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各種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這個體系中因總的正、負電荷數相等,放電過程中雖然電子能量很高,但重粒子能量很低,整個體系呈現低溫狀態,所以稱為低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以每秒鐘300萬至3000萬速度的等量發射和回收,轟擊發生異味的分子,從而發生氧化等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使污染物分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分解,并發生后續的各種反應以達到降解異味污染物的目的。
低溫等離子的反應實質是利用高達7到10電子伏的高能電子以每秒鐘300萬至3000萬速度的等量發射和回收,轟擊廢氣的分子將廢氣分子中化學鍵打開(苯環中化學鍵能為3電子伏),使其處于極不穩定態,與伴生的強氧化劑羥基和活性氧原子等發生氧化反應,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l
等離子主要反應原理:
常見的產生等離子體的方法是氣體放電,所謂氣體放電是指通過某種機制使一個或幾個電子從氣體原子或分子中電離出來,形成的氣體煤質稱為電離氣體,如果電離氣體由外電場產生并形成傳導電流,這種現象稱為氣體放電,根據放電產生的機理、氣體的壓強范圍、電源性質以及電極的幾何形狀等,等離子體主要分為以下7種形式:
①輝光放電;
②電暈放電;
③介質阻擋放電;
④射頻放電;
⑤微波放電;
⑥滑動電弧放電;
⑦大氣壓輝光放電。
一般對異味氣體的治理均在常壓下進行,而能在常壓下產生低溫等離子體的只有電暈放電和介質阻擋放電兩種形式。
蘭寶低溫等離子技術是采用電暈放電的形式。電暈放電的原理是使用曲率半徑很小的電極,如針狀或細線狀電極,并在電極上加高電壓,由于電極的曲率半徑很小,而靠近電極區域的電場特別強,電子逸出陽極,發生非均勻放電,稱為電暈放電。其性能與結構有關,決定著有機物(異味氣體)的去除效果。蘭寶低溫等離子模塊有絕緣外殼、電暈極板、電暈線、接線端子及脈沖式等離子發生器。電暈極板插裝在絕緣外殼的卡槽內,電暈線裝在兩電暈極板之間,并通過絕緣外殼上的電暈線安裝座固定,調整螺栓調整電暈線松緊,脈沖等離子發生器通過高壓線接在接線端子上,接線端子固定在絕緣外殼上。
本公司的低溫等離子模塊結構簡單合理、運行成本低(只需電量即可)、維護成本低、安裝維護方便,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合。同時本公司低溫等離子在設計與運行使用上滿足安全、消防、環保、防爆等強制性標準。
5.3光觸媒技術原理
光觸媒是光+觸媒(催化劑)的合成詞。氧化能力極強的納米作為一種優良的光觸媒,它在光的作用下,其表面 能釋放出活性極強的空穴/電子對,并使之和空氣中的有機物及各種細菌發生降解反應,從而達到凈化空氣、抗菌防霉、防污除臭等功能。光觸媒本身近于天然物質,無毒無害,其本身并不參與反應,只是提供反應的場所與條件,因此具有性,被認為是當前治理大氣污染理想的材料。
本系統中納米二氧化鈦光觸媒是以紫外光(UV)為光源,照射到觸媒物質二氧化鈦后,在價帶的電子被紫外線激發,躍遷到導帶形成自由電子,而在價帶形成帶正電的空穴,形成電子-空穴對(一種高能粒子,常稱“黑洞”)。利用所產生的空穴的氧化能力和自由電子的還原能力,光觸媒材料和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氧化反應,變成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氫氧自由基。氫氧自由基擁有很高的氧化能力,能與有機化合物起氧化反應,即在有氧氣的情況下,其反應過程為:有機化合物中間體的原子團與氧氣分子產生原子團連鎖反應,氧氣被耗費,終有機化合物被分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氫氧自由基可輕易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質流失,進而將細胞核氧化,直至殺死細胞,殺菌消毒。
輻照在觸媒物資二氧化鈦 產生的氫氧自由基、超氧離子自由基、超氧羥基自由基等比臭氧()負離子,有更強的氧化能力;UV紫外光+二氧化鈦( )的組合比活性碳、HEAP有更強的吸附力,亦具有活性碳、HEAP所沒有的分解功效(分解細菌)。根據歐美權威實驗室測試,每一平方公分的 與每一平方公分的高效能纖維活性碳比較,的脫臭能力為高效能纖維活性碳的150倍,相當于500個活性碳冰箱除臭劑。
UV紫外光與媒物資二氧化鈦( )相互存在一個促進作用,UV紫外光在空氣中本身能產生臭氧,能利用高強輻照場對異味物資的破壞作用和臭氧對異味分子的氧化去除作用來凈化異味分子。UV輻照場和二氧化鈦( )一道,存在著一個協同作用,這種協同作用使該技術對異味去除的速率得成倍的增加,即反應速度增加2至4倍。輻射與二氧化鈦( )對異味氣體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看做是輻射場(震蕩電場)與電子(震蕩偶極子)會聚時的一種能量交換。
聯系電話:18058445811朱先生
聯系電話:18852368866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