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發改委發布《煤炭行政處罰辦法》
2、湖南省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規劃綱要全文發布
3、華能集團吉林分公司副總被逮捕
4、2023年云南能投預計凈利潤增長61.17%-74.89%
5、中天科技擬全資控股中天海纜
6、中國核建: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0.75%
7、新疆兵團核定兵團第一監管周期第七師電網輸配電價
8、四川成都淮州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工程項目獲批
9、天然氣價格下跌 歐盟多國暫別“能源焦慮”
10、國際能源署最新預測:可再生能源將超煤炭成為主體能源
國際能源網(微信公眾號:inencom)為您精選國內外能源訊息。歡迎讀者朋友在文末“寫留言”處,與我們互動、交流、探討。
政策法規
1、國家發改委發布《煤炭行政處罰辦法》
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煤炭行政處罰辦法》,《辦法》已經2023年12月26日第7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
2、湖南省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規劃綱要全文發布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湖南省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規劃綱要》。文件提出,按照“加速轉型(當前至2030年)、總體形成(2030年至2045年)、鞏固完善(2045年以后)”的發展路徑,高水平推進“一樞紐五領先”建設:即將湖南打造成為承西啟東、連南接北的區域電力交換樞紐,實現清潔電力高質量發展水平領先、內陸匱能型省份電力安全保障能力領先、電力資源分類分級聚合互動創新領先、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應用領先、新型電力系統深化創新改革領先,加快構建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
企業動態
1、華能集團吉林分公司副總被逮捕!
近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海燕涉嫌受賄一案,經鞍山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根據遼寧省人民檢察院的指定管轄,該案現由鞍山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鞍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黃海燕作出逮捕決定,其涉嫌罪名為受賄罪。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處理中。2、2023年云南能投預計凈利潤增長61.17%-74.89%1月15日,云南能投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2023年,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億元至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17%至74.8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4.33億元至4.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43%至81.8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為0.5105元/股至0.5539元/股。3、中天科技擬全資控股中天海纜
近日,中天科技發布《關于收購員工持股平臺持有中天科技海纜少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公司擬通過自有資金收購南通毓錦、南通毓鴻、南通毓秀、南通毓程、南通毓遠持有的中天科技海纜5,900.00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比例約10.95%,股權收購價格為39,176.00萬元,其中向南通毓錦收購2,028.5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13,469.24萬元;向南通毓鴻收購3,213.5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21,337.64萬元;向南通毓秀收購 24.0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2,815.36萬元;向南通毓程收購132.0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876.48 萬元;向南通毓遠收購102.0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677.28萬元。4、中國核建: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0.75%
1月16日,中國核建發布公告稱,截至2023年12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1508.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截至2023年12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97.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75%。
行業要聞
1、新疆兵團核定兵團第一監管周期第七師電網輸配電價
近日,新疆兵團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核定兵團第一監管周期第七師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提出師市電網網內用戶參與網內直接交易的,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參照每月《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月度電力市場信息披露報告》中公布的雙邊直接交易火電成交均價執行。參與新疆電力市場交易的,市場交易上網電價由用戶或市場化售電主體與發電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2、四川成都淮州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工程項目獲批
近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成都淮州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工程項目核準的批復發布。工程總投資25360萬元,其中資本金5072萬元,占總投資的20%,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出資,其余資金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3、四川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開工1月11日,四川省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暨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啟動儀式在阿壩州理縣舉行。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是本次集中開工總投資最大的項目,約145億元。該項目途經理縣、汶川縣、茂縣,將新建阿壩100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變電容量600萬千伏安,本期1000千伏出線2回、500千伏出線7回。阿壩特高壓建成后,將新增一條省內“西電東送”電力大通道,將阿壩地區電力外送通道能力提升至7400兆瓦,滿足阿壩州新能源并網及送出需要。
國際頭條
1、天然氣價格下跌 歐盟多國暫別“能源焦慮”
歐洲天然氣價格期貨15日走低,自2023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30歐元/兆瓦時。作為歐洲定價基準的荷蘭天然氣期貨合約價格上周收高后,15日下跌6.5%。當前,寬幅波動已成為歐洲天然氣市場的常態,疊加近期紅海航運受阻等地緣政治因素,市場震蕩風險加劇。市場人士預計,本周歐洲地區最大的能源市場英國、法國和德國將出現降溫天氣,這將提振天然氣需求。不過,在2023年積累了創紀錄的天然氣儲量之后,歐洲疲弱的工業對天然氣的需求仍然低迷,而且氣候變暖令冬季取暖需求下降。這些因素可能會阻礙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歐盟多國終于能暫別“能源焦慮”,暫時緩一口氣。但中長期看,歐洲能源對俄羅斯依存度過高,內部能源結構不合理,供給能力不足,讓歐盟各國的能源安全風險依然在被國外掣肘。
2、國際能源署最新預測:可再生能源將超煤炭成為主體能源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可再生能源將在 2025 年初超越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這一預測標志著全球能源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尤其是風能和太陽能,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巨大的變革。過去幾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斷下降,技術不斷成熟,使其在全球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逐漸增強。
來源:國際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