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靖安堅持因地制宜、改革創新,投入1.39億梯次推進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積極探索鎮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鎮村生活污水治理“靖安樣板”。截至日前,共建成并運行的鎮、村生活污水處理站96座,建設配套管網100千米,覆蓋全縣11個鄉鎮集鎮56個行政村,日處理污水能力最高可達6350噸。
一是組建專業運維機構。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理念,通過招投標確認第三方運維管理單位,成立了靖安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中心,該中心為江西省首個區縣級農村污水運維中心,亦是南昌大學博士科研創新中心,配備了標準化的化驗室、運維車輛、移動檢測設備等,可檢測COD、氨氮、總磷等30余項指標。運維中心致力于打造高標準的運維,定期對入戶管、沉砂井、主管網及終端設施進行巡檢、維護,確保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持續穩定正常運行,有效的提升了污水治理水平及成效。
二是搭建污水監管平臺。根據智慧平臺要求和農村污水相關設備設施、管網、運行業務特點,搭建了集監測、運行、調度、決策為一體的智慧農村污水處理智慧監管平臺。該平臺建立了全縣污水處理管網及處理設施數據庫,可實現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實時預警、遠程維護、智能診斷和數據分析等功能,進一步提高全縣污水處理設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是創新運維監管模式。不斷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化管理機制,制定了《靖安縣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行管理制度》,提出了廠網共管運維要求,將鎮村污水處理站及管網運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由縣、鄉財政根據運維數量共同承擔。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確定污水處理站統一運維單位,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標準化統一運維。壓實各鄉鎮的屬地責任,要求各鄉鎮安排專人負責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的運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