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魚躍鳥飛,用初心呵護濕地生態;看藍天青山,用恒心守護一江碧水;倡綠色公益,用愛心滋潤學生心田。在生態環保實踐的道路上,朱天鵬始終秉持著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環保人的責任與擔當。
當“志愿紅”遇見“生態綠”,這段與眾不同的青春故事徐徐展開。擔任湖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輔導員、湖南省生態保護聯合會高校分會會長、常德市河小青行動中心主任的朱天鵬,積極投身各類環保活動。在朱天鵬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環保志愿者的行列中,共同為守護這片綠色家園貢獻力量。
從護鳥中萌發環保苗頭
波光粼粼,草木搖曳,各種美麗的鳥類時常在濕地中嬉戲。出生在洞庭湖畔的朱天鵬喜歡觀察這些小動物,一種愛惜的情感在心里扎根。
“小時候,洞庭湖魚躍鳥飛的場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而前些年,由于生態環境被破壞,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越來越少。在那時,常德的鳥類專項保護志愿服務組織幾乎是一片‘空白’。”2015年,在該校黨委和學校團委的支持下,朱天鵬和同學們創立了湖南文理學院生態環保護鳥營,團隊成員圍繞河流巡護、鳥類守護、綠色傳播等方面開展各類生態保護活動800余場。從剛開始的幾人,慢慢發展成 8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朱天鵬也被人親切的稱為“鳥王輔導員”。
同時,朱天鵬不斷探索青少年參與生態保護的新模式,創建了河小青“‘3+4+5’生態育人志愿服務”項目,被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評為2023年“湖南省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同時構建了“河小青”護碧水--“‘3+4+5+N’生態育人志愿服務”項目2024年被湖南團省委、湖南省文明辦等18個單位授予湖南省第七屆“雷鋒杯”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護鳥營”團隊組織開展的生態環保宣傳調研等活動在全省全國,乃至聯合國都產生了積極影響,2021年朱天鵬被聘為第六屆聯合國中國青少年環境論壇指導老師。團隊公益時長超13000小時,培養生態環保志愿者5000余人,發放護鳥護水宣傳冊15000多冊、驅鳥帶25000多米,巡山處理捕鳥網600多張,救助各類鳥650余只。先后組織30000人次開展凈灘活動,撿拾垃圾超20噸在團中央河小青專題凈灘行動中2022至2023連續兩年獲全國高校第一,2023年被湖南團省委評為“市級示范河小青行動中心”,團隊被生態部等八部委授予中國青少年生態環保領域的唯一獎項“母親河獎”。
在教育中鼓足環保勢頭
“要做好生態環保,首先要解決理想信念的問題,這樣才能走得長遠,讓生態環保成為一輩子的習慣和追求。”朱天鵬說,生態環境保護沒有誰是旁觀者,教育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此外,朱天鵬將“護鳥營”的生態保護學習和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相融合,堅持“紅心綠行”,培養又紅有專的環保志愿者,指導培訓學生進行以生態環保和愛黨愛國為主題的演講,傳播生態保護知識、理念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優秀生態環保宣傳志愿者500余名。護鳥營志愿者李詩祺、周艷、劉夢娜的環保演講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周艷被評為2018年“全國正能量志愿者”;劉夢娜榮獲“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主題演講比賽二等獎;志愿者李詩祺受邀參加了2023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并作為中國五位代表之一宣講了“護鳥營”的生態保護故事,向世界青年展示了中國青年的生態保護擔當。朱天鵬也先后被團中央評為全國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
通過十余年的堅持,“護鳥營”救助各類候鳥650余只,走遍了沅江、澧水、西洞庭湖水域內100多個水源地,發放驅鳥帶、處理捕鳥網、普及濕地保護知識。常德的越冬水鳥也越來越多,黑鸛、天鵝、中華秋沙鴨等昔日的稀客成了常客,洞庭湖濕地成了候鳥的“天堂”。
在生活中夯實環保念頭
為了讓思政課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朱天鵬堅持帶學生跑步巡河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釋放學習和生活壓力,至今朱天鵬帶跑總里程超10000公里。
在朱天鵬的影響下,不少學生和專業課老師也加入到了跑步巡河的活動中。通過長期的鍛煉,參與成員心理抗壓能力顯著增強,在活動中增強了體質、磨煉了意志、提升了思想境界。朱天鵬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得到提高,已連續兩年榮獲學校教職工運動會3000米冠軍。
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光盤打卡等活動,自備購物袋在超市購物,減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外出時,朱天鵬總是自帶水杯、洗漱用品,將未吃完食物打包,勤儉節約、低碳環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體現在生活細節里。2015年,朱天鵬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一等功”獎章;2023年榮獲教育部“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2022年獲“湖南省最美輔導員”;2021年入選首批湖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微光雖小,足以照亮心靈。”朱天鵬堅信,生態環保志愿服務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