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淄河臨淄段碧波蕩漾的河面與兩岸初綻的新綠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踏青游玩。然而,近期出現的野炊露營、車輛違規駛入河道等不文明行為,不僅存在安全隱患,更對河道生態造成了破壞。臨淄區水利局近日發出倡議,呼吁市民文明出游。
3月24日上午,在淄河臨淄堯王村段,河道管理值班人員正在耐心勸導幾位準備在河灘野餐的市民。"這里水深流急,非常危險,請到指定的安全區域游玩。"值班人員一邊解釋,一邊引導游客離開危險區域。
據了解,淄河臨淄段全長42.5公里,其中,太公湖水域平均水深超過2.5米。 "很多人只看到平靜的水面,卻不知道水下暗流涌動。"臨淄區水利事務服務中心河道工程維護科科長于忠華指著太公湖介紹,這片水域開闊,易發生安全事故。上游河道情況更為復雜,暗礁、漩渦等隱患同時存在。"除了安全隱患,游客留下的塑料袋、食品殘渣等垃圾也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臨淄區水利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方面增派巡查人員,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邏,及時勸阻違規進入河道的游客;另一方面組織20多名專職保潔人員,對河道沿線垃圾進行清理。截至目前,已累計勸離游客300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達2噸以上。
"河道不是游樂場,保護生態人人有責。"臨淄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大家可選擇正規景區游玩,遵守相關規定,杜絕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共同維護河道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