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重要活動之一,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16位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兩院院士出席論壇。
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現場 王亞京攝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 王亞京攝
“實現‘雙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院士是科技創新引領者,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是‘雙碳’實施的行動者。”在論壇致辭環節,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在座各位院士和科學家們提出期望,通過院士論壇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充分交流生態環保產業重大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總結最佳實踐,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賦能生態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爭取形成一個機制,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
當前,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已經成為綠色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2022年,我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22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約372.3%,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1%,基本形成了領域齊全、鏈條延伸、結構優化、分工精細的產業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的綠色動能,為各行各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綠色環保產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表示,如何在“雙碳”征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需要院士專家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
對此,他提出三點希望和建議。一是切實形成合力。碳達峰碳中和涉及能源、產業、交通、建筑、農業、碳匯等方方面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院士是各個領域的頂級科技權威,面向“雙碳”目標,希望各位專家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工作溝通協同,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集思廣益的良好工作格局,促進不同產業的交叉融合、創新技術的研發應用。二是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研發。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大勢下,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競爭不斷加劇。希望各位院士專家把握全球科技創新前沿趨勢,加強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碳循環與生態系統碳匯、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機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提前布局新型高效光伏電池、新型核能發電、新型氫能、電力多元高效轉換、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等前沿技術研發,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三是切實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調研,深入基層了解第一手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對行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等提供技術服務和決策咨詢,用切實管用的科技解決方案和先進的工藝技術,為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在首屆院士論壇上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4位院士頒發“特別貢獻”紀念章的基礎上,本屆論壇褒獎了12位為中國環境保護事業和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院士科學家,頒發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紀念章和“功勛專家”證書,使院士論壇成為弘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窗口。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為12位院士頒發“功勛專家”證書 王亞京攝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張濤,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等6名院士圍繞“雙碳”科技支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光伏新材料、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科技交流和分享。
論壇上還發布了第一批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案例,用典型引路,加快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論壇現場展示了最新的節能減排、減污降碳的先進技術、裝備和示范工程,并向新入會會員單位頒發會員銅牌。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主持開幕式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主持開幕式。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院士、科技工作者,政府和企業界朋友、駐華機構、新聞媒體等600余人現場參會,會員單位、各級協會線上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