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森林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是森林群落與其環境在相互功能作用下形成一定結構、功能和自調控的自然綜合體,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面積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與其他陸地生態系統相比,是生物種類最多、結構最復雜、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比較旺盛、生物生產力和現存量最大、穩定程度較高和生態效益最強的生態系統。具有抗御風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環境和保護周圍其他生態系統等作用,是重要的生態屏障. 如我國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長白山森林系統、西雙版納森林系統等。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是亞洲東部最典型的、保存最完好的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對維持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三大流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西雙版納森林生態系統則是我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也是當今地球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
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有哪些主要類型?
我國森林面積為19545.2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我國森林類型多樣,針葉林和闊葉林面積約各占一半,以及少量的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在每個地帶中都有分布,包括寒溫帶的落葉針葉林、暖溫帶的溫性針葉林、亞熱帶的暖性針葉林、熱帶的熱性針葉林。此外,在垂直帶上分布著亞高山針葉林(主要是云杉、冷杉林)。其余的則常為次生性針葉林,如各種次生松林,更多的則是人工營造而成,如杉木林等。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主要包括紅松闊葉混交林,鐵杉、闊葉樹混交林等。落葉闊葉林是中國東部暖溫帶地帶性植被,在溫帶、暖溫帶和亞熱帶分布廣泛。常綠闊葉林是中國濕潤亞熱帶森林地區的地帶性類型。硬葉常綠闊葉林在川西、滇北和藏東南一帶存在。季雨林、雨林主要分布在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省(區)的南部和海南地區。
森林生態系統如何減緩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造成的。森林的減緩作用體現為:
第一,森林生態系統能有效固定空氣中的CO2等溫室氣體,并釋放O2,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減少了地球對紅外線的吸收,使其能逃逸出地球,從根本上減緩了地球的升溫;
第二,森林生態系統是一個巨大的碳庫,能將吸收的CO2很好的儲存,使活躍的CO2轉變為穩定的有機碳,很大程度上束縛了碳的循環,減少了大氣中CO2的濃度,使大氣溫室效應得以維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森林生態系統的綠色植物能有效的固定太陽能,將活躍的光能轉化為穩定的化學能,從源頭上減少了大氣中熱能的輸入,從而起到減緩大氣的溫室效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