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海外工廠,成為多個國家競相爭取的香餑餑!
日前,法國媒體報道,比亞迪正在與法國當局就在法國建廠的可能性進行談判。而就在此之前,就曾有外媒傳聞比亞迪將會接手福特在德國的工廠。
如果消息屬實,那么比亞迪也將會全面殺入到汽車的發源地歐洲,掀起一波中國新能源汽車革命。
但和比亞迪傳出緋聞的也不止歐洲國家,日前,有消息稱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現身越南,與當地相關部門探討在越南投資建廠相關事宜。
路透社也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巴西總統盧拉計劃在訪華期間推動比亞迪收購巴西福特工廠。
據車東西統計,目前8個國家和地區都曾和比亞迪傳出緋聞,這一架勢像極了當初國內多個城市搶奪特斯拉第二工廠的盛況。
▲比亞迪海外工廠選址(含傳聞和官宣項目)
對于這些傳聞,比亞迪也并沒有否認,并表示正在海外尋求更加合適的地方建設工廠。而去年9月,比亞迪首個海外工廠在泰國落地,今年3月,泰國工廠正式奠基。
可見對于在海外建廠這件事,比亞迪確實已經秘密布局很久,海外市場也將會成為比亞迪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今年前四個月,比亞迪的出海銷量已經超過了5萬輛,逼近了去年全年的銷量,這也能夠看出比亞迪對于海外市場的重視力度。
除了比亞迪,中國其他車企在加速海外布局方面也沒有閑著。今年2月,奇瑞宣布在阿根廷投資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建廠;同月,江淮投資14.52億元人民幣與墨西哥當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愛達荷州建立合資工廠;今年4月,極氪品牌發布歐洲戰略,上海車展期間,長安發布了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計劃用2~3年的時間,完成歐洲主要市場的布局。
就在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的的檔口,中國車企乘勢而上,有望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本文福利:比亞迪加速出海,海外銷量占比開始提升。分享報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戰略布局研究報告》,對話框回復【車東西0485】下載報告。
01.歐美亞多地爭搶 比亞迪工廠成香餑餑
日前,有消息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現身越南,與當地相關部門探討在越南投資建廠相關事宜。
而在5月5日下午,越南政府副總理陳紅河在河內會見王傳福。會上,陳紅河希望比亞迪在越南的項目能打造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的產品,并朝向高標準市場發展。在越南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帶來優勢基礎上,比亞迪將為越南促進輔助工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越南副總理陳紅河在河內會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對此,比亞迪方面作出回應,稱該消息屬實,并表示王傳福此行希望在越南進一步發展新能源乘用車業務,而關于比亞迪在越南的投資建廠,比亞迪會充分考慮,然后做出進一步決策。
而在今年1月,便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計劃在越南建造汽車零部件工廠,投資規模將超過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越南工廠將向在泰國建造的裝配廠出口零部件。
另外,據外媒報道,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正在競相吸引比亞迪落戶建設電動汽車組裝工廠。今年2月,有消息稱比亞迪正與菲律賓進行深入討論,比亞迪的代表們仔細考察了菲律賓的潛在工廠選址,并且可能會在第二季度決定新廠廠址。
▲比亞迪海外工廠選址(含傳聞和官宣項目)
無獨有偶,王傳福這邊在越南現身,另一邊,比亞迪在歐洲建廠的新消息也傳開了。據法國媒體報道,一名當地政府官員表示,比亞迪正在與當局就在法國建廠的可能性進行談判。而在4月10日,彭博社援引西班牙《拓展報》報道稱,比亞迪考慮在西班牙建造新超級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這邊也出現了與東南亞多國競相爭取比亞迪建廠的相似情況,西班牙、德國、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家也在努力吸引比亞迪在當地建廠。
對此,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比亞迪正在評估在歐洲建設乘用車工廠的可行性,并在尋找合適的地點。
在此之前,曾有外媒報道稱,福特汽車正與比亞迪談判,討論出售一家德國工廠的事宜。但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探索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而并非專注于其他公司的設施。這暗示相比接手福特汽車的德國工廠,比亞迪自建工廠的可能性更高。
不過,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3月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比亞迪正考慮在歐洲建造新工廠或收購現有工廠,以便在該地區站穩腳跟。
按照目前的形勢看,比亞迪第一家歐洲工廠可能會設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波蘭和匈牙利等地,而比亞迪的目標是最早在2025年在歐洲量產第一批汽車,因而大概率會在今年確定歐洲工廠方案。
除了東南亞和歐洲,也有消息稱比亞迪計劃在南美洲建廠。
此前,路透社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巴西總統盧拉計劃在訪華期間推動比亞迪收購巴西福特工廠。該工廠位于巴西巴伊亞州,年產能大約在30萬輛左右,已于2021年停產。倘若收購順利完成,比亞迪在這一項目上的總投資將達到25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33億元)。
另外,王傳福也曾表示,未來將開啟在巴西的本地化生產,繼續拓展美洲戰略布局。
不過,比亞迪究竟會選擇具體在哪些地方建廠,目前還未有確切消息,唯一能確定的便是比亞迪首個海外工廠在泰國落地。今年3月,比亞迪泰國工廠正式奠基,預計于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能達15萬輛,該工廠生產的汽車預計出口至歐洲和東盟國家。
▲比亞迪泰國工廠奠基儀式
雖然暫未確定比亞迪會在哪些地方建廠,但可以肯定的是,比亞迪一定會加速出海,進一步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02.比亞迪前4月出口5.36萬 接近去年全年
今年1~4月,比亞迪乘用車海外銷量增長迅速,出口達5.36萬輛,接近去年5.59萬輛的全年出口量。
▲比亞迪2023年1~4月乘用車銷量和出口情況
其中乘用車1月出口輛為10409輛,2月出口輛為15002輛,3月和4月出口輛分別為13312輛和14827輛,出口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雖然比亞迪的出海業務可以追溯到1998年,最初是電池、電子業務出海,之后是以純電動大巴為代表的商用車出海,但比亞迪乘用車出海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
2021年5月,比亞迪正式宣布乘用車出海計劃,挪威是其海外乘用車業務的首個試點市場。
▲比亞迪汽車進入挪威市場
2022年7月,比亞迪正式進入日本市場,開啟了乘用車國際化新篇章,同年10月,比亞迪攜唐、漢、元PLUS(當地稱BYD ATTO 3)三款電動車型亮相巴黎車展,同年11月,比亞迪在美洲地區也正式進入巴西和墨西哥乘用車市場。
今年3月,比亞迪進入了約旦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明星車型如BYD ATTO 3在銷量和市場口碑方面也有亮眼表現。BYD ATTO 3還成為泰國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同時,該車型連續多月獲得以色列、新西蘭、新加坡等國的銷量冠軍。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足跡已進入日本、德國、巴西、澳大利亞等51個國家和地區。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比亞迪一方面下單造船,保障急劇增長的海運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在海外建廠。
海外工廠將為比亞迪海外布局帶來有力支撐,可以快速積累相關經驗并有望逐步推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推動乘用車業務國際化。雖然起步并不算太久,但當前比亞迪乘用車出海戰略已進入優質成長階段。
03.整車出口轉向建廠 中國車企加速出海
今年一季度,中國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快速騰飛階段,同時,中國車企還在加速海外布局。
近年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已經開始在海外市場加快部署本土化生產,從貿易出口轉向在當地投資、建廠的出海模式。
去年出口量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團在美國硅谷、以色列特拉維夫和英國倫敦設立了三個創新研發中心,在泰國、印尼、印度建立了三個海外生產制造基地,并且在巴基斯坦建立了散件組裝工廠。
而奇瑞汽車在歐洲、北美、中東以及巴西等地也建立了全球研發基地,海外總產能達到每年20萬輛,截至2022年年末,奇瑞已經在全球建立了10家海外工廠。今年2月,奇瑞宣布在阿根廷投資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建廠,預計每年將生產10萬輛汽車。
去年8月,蔚來汽車宣布在匈牙利投資建設首個海外工廠。
▲蔚來工廠
為了更好出海,長城汽車在投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耗時5年打造俄羅斯圖拉工廠后,又以收購的方式在多個國家布局了數家工廠。近日,長城汽車宣布巴西首個新能源工廠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啟動運營。該工廠未來產能可增加到每年10萬輛,是巴西首個專門生產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工廠。
▲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
長城汽車還表示,巴西工廠除了滿足巴西本土市場對智能化、電動化汽車的供應需求,還將作為長城汽車全球第四大生產基地,輻射整個拉丁美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年4月,長城汽車海外銷售21814輛,同比增長182.09%,銷量占比達23.43%。
作為較早開拓海外市場的車企,吉利在中國、美國、英國、瑞典、比利時、馬來西亞建有現代化整車和動力總成制造工廠,擁有各類銷售網點超過4000家。
2022年5月,吉利汽車入股雷諾韓國汽車,持股比例為34.02%。吉利與雷諾共同打造的新產品將采用CMA模塊化架構,并使用吉利先進的混動技術生產,利用現有的雷諾韓國銷售和售后網絡進行銷售,并計劃將上述產品投放海外市場。新車預計2024年量產。這是吉利首次將公司的核心技術輸出至汽車工業發達國家。
今年4月,極氪品牌發布歐洲戰略,將以卓越產品、直營模式、一站式服務三大商業支柱開拓歐洲市場,首批直營門店年內落地瑞典、荷蘭并開啟交付。
而在上海車展上,長安發布了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將在海外圍繞智能低碳產品進行布局,推動 " 全球產品同步開發 + 區域差異化開發 " 相結合,不再局限于中東、南美、獨聯體等全球二三線市場,而是計劃用 2~3 年的時間,完成歐洲主要市場的布局。
▲長安發布了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
長安汽車將投入40億元,在泰國布局全球“右舵生產基地” ,將在 2024 年實現投產,首期產能 10 萬 輛,二期將增加至 20 萬輛。未來,長安汽車在歐洲市場銷量將突破 30 萬輛。
今年開年,江淮新能源汽車批量出口至挪威、法國、西班牙,標志著江淮正式登陸歐洲市場。今年2月,江淮投資14.52億元人民幣與墨西哥當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愛達荷州建立合資工廠,并有望用于生產純電動汽車。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年產能約4萬輛。
可以看到,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的檔口,中國各車企都在加速海外布局。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汽車的產品競爭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名頭已經在國外打響,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已經領先大多數外企。另一方面,部分中國車企已經吃到了海外市場的紅利,而這也吸引了更多車企向海外拓展市場。
04.結語:比亞迪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王傳福表示,比亞迪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而王傳福給比亞迪定的銷量目標是300萬輛起步,爭取翻倍增長到360萬輛。
此外,比亞迪將繼續加速乘用車出海進程,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亞迪到歐美亞多地進行考察,雖然暫未確定工廠選址,但比亞迪的海外布局已經初顯端倪。
如果比亞迪海外建廠的步伐能夠進一步加快,那么比亞迪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又一重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