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泥頭車電動化推廣工作已經開展5年,那么運營5年之久的純電動泥頭車的狀態如何?它有哪些運營的優點和缺點?
記者此次在深圳進行的走訪調查,深入到多個泥頭車停車場、大型充電站和運營企業。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大量的燃油泥頭車停放在場地內,從痕跡來判斷有段時間沒挪動,而純電動泥頭車因為綜合運營成本低于燃油車,而處于正常運營狀態。
“平均每月在輪胎損耗上的花費達到3000元/車……”受訪純電動泥頭車運營商表示,雖然運營5年的純電動泥頭車存在維修難度高,費用貴,周期長等缺點,但其全生命周期經濟性仍然有優勢,省心省錢。
根據調查了解到的信息,電車資源對目前在深圳的純電動泥頭車和燃油泥頭車的運營優劣勢做以下總結。
01運營優勢
1、能耗費用低
目前,傳統燃油泥頭車的燃油費用幾乎占據運費的一半,而純電動泥頭車僅占到運費成本的20%—25%。
2、購車容易 指標更寬松
2019年,雖然深圳已經開啟推廣純電動泥頭車的工作,但傳統燃油泥頭車的市場仍然銷售火爆,購買燃油泥頭車仍是“一車難求”,甚至經銷商還有“加價銷售”的情況,而指標限制也是讓購買燃油泥頭車難度增大。而那時的純電動泥頭車的情況則恰恰相反,購車容易還有補貼。
目前深圳泥頭車是通過指標管理的,雖然“滿足排放標準的柴油發動機配裝DPF、純電動泥頭車”都屬于滿足深圳現行規范要求的“新型泥頭車”,但純電動泥頭車拿指標還是更加容易。
3、保值率相對較高
近期,有兩輛純電動泥頭車被拍賣出了約20萬元的均價。這兩輛新能源泥頭車登記于2019年6月份的比亞迪T10純電動渣土車。雖然這不能反映出二手車市場對這款車的完全準確價格,但也是比較接近的。而根據走訪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我們,目前三年車齡的二手燃油泥頭車也只能賣出10-15萬元的價格,而五年車齡的二手純電動泥頭車大概是16萬-17萬元左右,我們對其保值率越來越有信心。
3、保養頻率低,費用少
相對比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組成部件來說,純電動泥頭車需要保養的部件更少,保養周期更長,頻率更低。這是本身機械屬性和工作原理導致的差別。
02運營劣勢
1、保有量較低,購車顧慮多
由于購車時純電動泥頭車保有量較少,加之車型都是各大廠商的首款車型,購車時會擔心成為小白鼠。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的心理,而作為運營商的大批量購買更為謹慎小心,是值得理解的。
2、維修難度高,費用貴,周期長
“電路問題是最多的,而且發生故障的頻率很高。”這是運營商吐槽最多的問題。因為故障頻發,運營商笑稱“外面的多數維修店并不懂得處理新能源車的故障,我們自己動手修理,都成半個修車師傅了。”
在談到去服務站處理故障,首先是新能源車的零配件較傳統燃油車的費用更高,缺貨也比較常發生。其次,復雜問題需要專用的檢測儀器,不得不選擇到服務站進行維修,甚至有些問題需要請廠家的工程師親自上陣,出手解決,而且維修周期往往較長,耽誤運營。
3、離地間隙低 通過性差
由于純電動泥頭車的底盤設計問題,導致整車離地間隙較低,通過性也相對較差。并且出工地需要過水池,雖然大量零部件有很高的防水級別,但因為長期直接接觸混有泥和沙的深水中,仍會有部分污水進入部件中導致故障出現。剎車分泵就是常出問題的部件之一,經常因為砂石的進入而導致故障。
4、剎車片更換頻率高,接近每月一換
在聊到耗材方面,很多運營者都有提到剎車片損耗嚴重。據反饋,純電動泥頭車的剎車片使用壽命只有燃油泥頭車的一半,幾乎是每月一換。而更換剎車片本身也是一個不簡單的工作,往往耗時需要超過半天,導致車輛運營時間縮短。
但因為純電動汽車本身是有動能回收可以產生一定的制動效果的,所以很多運營者也會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有這種問題產生。
根據純電動汽車的工作原理,當電動汽車在松開加速踏板,減速或者制動時,車輪的慣性轉動還會帶動轉子轉動而產生電能,最后通過電機控制器和高壓配電系統將該電能儲存在動力電池組。而電動機作為發電機工作時,兩個磁場產生一定的力矩,這個力與電機輸出的力相反,就實現了電機反拖,使車輛產生制動效果。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能回收,但動能回收的工作也與電池的溫度,剩余電量,包括整車的控制策略有一定的關系。
同時,純電動泥頭車比燃油車的整車質量重3-5噸,在相同的急減速條件下,你必須用比油車更大的制動力度才能把純電車停下來。這也與駕駛者的操作方式有很大的關聯。
5、自調臂質量堪憂,剎車容易抱死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調臂。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又叫自調臂,是能夠實現制動間隙自動調整的機構。制動系統穩定可靠的前提是,制動間隙必須穩定合理。制動間隙過大時,會造成制動疲軟,剎車距離過長。而制動間隙過小,又容易造成摩擦片拖磨、卡滯,導致整車高耗能運行以及無法輕松起步。嚴重了直接抱死,造成整車原地“癱瘓”。
而很多運營者反映,純電動泥頭車的自調臂已經成為了易損件了。這對車的運行會造成非常大的隱患,也是希望造車廠商能把這個問題引起到足夠的重視。運營者還給我們分享了一些用車的小經驗,在剎車抱死的時候,很多有經驗的司機懂得“敲一敲”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沒經驗的就要叫救援,又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了。
6、輪胎消耗大,平均每月三千
輪胎的消耗相對較大其實和制動有一定的關聯,同樣也與純電動泥頭車的整車質量較大有著一定的關系。根據運營商給到電車資源的反饋可以得出,運營商們平均每月在輪胎損耗上的花費達到3000元/車。如果主機廠在設計車輛時也能針對純電動泥頭車的工況重新匹配更加耐用的輪胎相信也能減少很多的不必要的消耗。
7、變速箱壽命較短,原廠配件質量好
很多車友都知道,變速箱是柴油卡車核心中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但變速箱對于純電動泥頭車來說,也是關鍵部件之一,有部分車型甚至有兩個變速箱。
根據我們對電動機的了解,電動機可以在低轉速乃至零轉速的時候就輸出額定扭矩,甚至可以冷啟動滿載爬大坡。很多車友以為電動車都是不需要變速箱的。
電動機工作特性曲線圖
但根據這張電動機的特性曲線圖可以看出,常規的電動機,在中低轉速的情況下,電機的扭矩確實非常足,工作效率也相對較高。但在高轉速的情況下,電機的效率和扭矩則會急速地下降,無法同時兼顧整車的動力性和經濟性。而電動車加入變速器的作用就是使電機盡量工作在高效率的轉速區間,減小電機輸出扭矩,降低電機體積和成本,優化電機運行狀態從而達到降低損耗、改善整車經濟性,提高電動車續駛里程。
根據運營商的反饋,原廠的變速箱由于匹配度高、出廠調教好,使用壽命往往可以達到十萬公里以上,而更換后的變速箱的壽命僅為原廠的一半。
8、續航逐漸衰減 活動半徑小
對于純電動卡車,續航一直是繞不開的話題。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運營了5年的300kWh左右的純電動泥頭車平均續航都能達到170公里左右。這樣的續航衰減表現對于倒短應用場景的運營者來說,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9、易超載,運載效率不高
根據近期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燃油泥頭車平均是15.5噸,純電動泥頭車平均是18.3噸。在載重方面,純電動泥頭車劣勢較為明顯。
根據交通運輸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7年第62號)的通知,確保全國標準的一致,其中對爭議最大的四軸車按照921規定,明確車貨總重31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第三條四軸貨車,其車貨總質量超過31000千克。
03總結
深圳的純電動泥頭車運營企業應該是全國最有經驗的,在聊到運營過程,他們也分享了他們在酸甜苦辣。對比純燃油泥頭車來說,純電動泥頭車的優勢非常明顯,耗能成本低,保值率高等都是最直觀地體現在了價值部分。然而在2019年采購的首批純電動泥頭車仍然是各大廠商最開始推出的第一批產品,避免不了有許多設計的瑕疵。在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放大“瑕疵”對運營過程的影響。經過多年的運營經驗總結分享后,相信廠家也能了解到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面臨的很多問題,雖然燃油的泥頭車也不是完美的,也能遇到和純電動泥頭車相似的問題,但畢竟產品迭代更多,經驗吸收更多。希望主機廠在推出新款純電動泥頭車時,能夠多聽取用戶的聲音,讓產品更有價值,在實際使用時能避免不必要的損耗,讓售后和技術都能得到跟進和更新,相信未來不需要補貼的推動,新能源的重卡普及也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