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SZ300142)$$復星醫藥(SH600196)$$西藏藥業(SH600211)$這三只股票都是mRNA疫苗,但我們判斷真正的受益者最后是沃森生物——技術突破,而復星主要是掙點快錢,西藏藥業則賭的成分很大。新冠疫苗就像2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一樣,沾到.COM的都在漲,但是炒作過后,大部分企業都是一地雞毛,真正剩下的只有微軟、亞馬遜等少數企業,新冠疫苗和mRNA將會重演這一結局:新冠疫苗概念中,mRNA會勝出,mRNA中,沃森會成為最終的受益者,成為mRNA中的亞馬遜。
1、合作模式上來說,國產替代、自主創新,勝于合資模式
沃森和復星都都不具備mRNA方面的技術儲備,都是通過與第三方合作——沃森同艾博合作、復星同德國的BIOTECH。
從合作模式上來看,復星同德國的BIOTECH屬于合資代理模式,本質上是以市場換技術;沃森同艾博合作則屬于自主研發和國產替代模式,實際上,是技術和市場可以通吃。
很明顯,大趨勢上看,當今這個時代,跟以前大不一樣了,過去是合資占主導;當前和今后肯定是自主研發和國產替代占據主導。
因此,就合作模式上來說,國產替代、自主研發,勝于合資模式,尤其是二者同時存在的時候,國產替代、自主研發肯定要優于合資模式的,從搏弈學角度來說,政府還要保護國產路線、壓制合資路線。
2、合作基礎上來說,技術驅動勝于資本驅動
二者合作模式建立的基礎也是不一樣的,這個更為根本——
沃森同艾博的合作基礎是技術,沃森和艾博合作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內在聯系相較于復星同BIOTECH,基礎更為牢靠、邏輯自洽性更好。
沃森本身是疫苗研發企業,沃森研發領域重磅產品13價肺炎疫苗是全球銷售第一的重磅產品,沃森的13價肺炎疫苗是國內第一款、全球第二款(第一款是輝瑞)。肺炎疫苗和當前的新冠肺炎病毒之間本身存在一定的聯系,都是肺炎病毒。
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沒有比沃森支持發展mRNA新冠疫苗,甚至整個新冠疫苗更合適的企業了。
復星同BIOTECH合作的基礎則是資本運作和利潤分成,最初就是單純的代理模式,但是看到政府基于代理模式根本沒有任何批復的可能性,才改變了合作模式,提出轉讓技術。
而且,我看艾博的負責人英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規模生產能力是mRNA技術的三大壁壘之一,我懷疑復星是否具備獨立的大規模生產能力,至少短期內是否具備這種生產能力。而對于沃森來說,這個問題確定性很高。
就邏輯自洽性來說,復星不是疫苗領域的企業,復星搞mRNA新冠疫苗,則完全是平地起高樓——整個給人的感覺很突兀,搞不清楚復星為什么去搞這個東西,感覺是哪里是風口,復星就往哪里跑,唯一的解釋就是復星看到了mRNA新冠疫苗背后的市場,從資本角度進行介入,想借助此次新冠流行發次橫財——這個本身同復星的資本化運作基因就是符合的。
所以,我們說,對于沃森生物來說,mRNA新冠疫苗是技術驅動型的;而對于復星醫藥來說則是資本驅動型的。
3、就合作效果上來說,長期來說,mRNA新冠疫苗對沃森有重大影響,mRNA新冠疫苗對復星沒有太大意義。
我們不僅要看這次合作有什么直接意義,還要看長期來看,這次合作給二者帶來哪些改變?
我們判斷,mRNA新冠疫苗過后,沃森完全有能力建設屬于自己的mRNA技術平臺,而復星則難以擺脫對BIOTECH的依賴。
正是二者合作的基礎不一樣,沃森和艾博是基于技術互補性,而復星至多是以技術換市場,所以合作對二者的長遠影響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對于復星來說,起初僅是代理模式,希望通過代理來賺點錢。
所以,對于復星來說最初并沒有要進軍mRNA領域的打算。2021年5-6月簽訂的補充協議,雖然寫入了合作開發mRNA技術,但是我們考慮的是,這個合同簽訂可信程度不高,更多的原因是——
復星看到,在國產mRNA新冠疫苗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政府絕不會同意僅僅采取代理模式就搶占我們國家的市場,所以又改變了合作模式,采取授權生產、技術轉讓。就在這種模式下,政府是否批準還尚未可知。
所以,復星和BIOTECH的mRNA新冠疫苗合作,是否能夠給復星帶來mRNA技術方面的重大突破,這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合作開發,也肯定是由BIOTECH主導的,復星要想主導技術開發,可能性為零。
而對沃森來說,其本身就有進軍mRNA新冠疫苗的規劃,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沃森就已經和艾博在探討合作開發基于mRNA帶狀皰疹病毒疫苗,說明沃森的管理層對mRNA技術的潛力具有比較深刻的認知和把握,體現了對技術趨勢的精準判斷。
沃森在mRNA新冠疫苗開發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大于復星同德國BIOTECH合作過程中的作用。
我們判斷,mRNA新冠疫苗、mRNA帶狀皰疹病毒的開發能夠為沃森發展獨立的mRNA平臺技術奠定堅實的基礎。經過mRNA新冠疫苗、mRNA帶狀皰疹病毒的開發后,沃森肯定能夠具備獨立發展mRNA平臺技術的研發能力。而復星則難以擺脫對BIOTECH的依賴。
所以,mRNA新冠疫苗對于沃森來說意味著技術突破和生命再造;而對于復星來說,就是掙了快錢。
4、mRNA新冠疫苗對沃森生物的重大意義
對于沃森來說,至少三個方面:
其一,帶來100億級別的利潤
我們初步估計,此次mRNA新冠疫苗能夠給沃森帶來百億級別的凈利潤,沃森將依靠這100億元的利潤,實現二次創業,再造重生。至于為何是100億級別的利潤,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沃森投資邏輯:mRNA疫苗改變了沃森的成長軌跡;將給沃森帶來100億級凈利潤》。
其二,豐富了沃森的產品線
過去沃森的產品線主要是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現在是13價肺炎疫苗→mRNA新冠疫苗、mRNA帶狀皰疹病毒疫苗+100億級別的資金→細菌性多糖平臺+mRNA技術平臺+腺病毒載體平臺+重組蛋白技術平臺。
其三,mRNA疫苗改變了沃森的成長曲線
沃森之前是創業型企業,產品、收入、利潤、現金流都很不穩定,缺乏支撐穩定收入的核心產品,自從去年13價肺炎疫苗成功上市,沃森開始由創業型企業向成長型企業邁進,其收入、利潤、現金流正在改變過去不穩定的增長曲線,變得可以預期的高速增長,再也不可能是今年大賺、到了明年又虧損的情況。
而mRNA新冠疫苗則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成長曲線,將會極大加速企業的成長進程,可以說是改變了沃森的成長曲線。
之前沃森核心還是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還處于臨床期間,產品線還是比較單薄,經過這次mRNA新冠疫苗的開發,其未來的產品線和技術前景被打開、想象空間被打開,估值也將得到提升。
所以,mRNA新冠疫苗可以說是再造了一個沃森,對于復星了來說,意義不大,最多是錦上添花,掙個快錢。
我們之前就提到,一家優秀的醫藥企業,應該具備由大單品驅動轉型到平臺驅動(系列產品)的能力,這是一次跳躍;大部分企業難以完成這一跳;沃森先是由創業型企業轉變為成長型企業,再由單一產品驅動的成長型企業,轉變為具有開發系列重磅產品的平臺能力(護城河)的成長型企業,這個符合卓越(從優秀到卓越的那個卓越)醫藥企業崛起的邏輯和路線。
5、在這里提一下,斯微生物mRNA還處于一起臨床,其背后沒有如同沃森一樣的強勢企業支撐,西藏藥業和斯微生物的組合,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的,基于mRNA去投資西藏藥業純粹是在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