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oalMint網站7月19日信息,文章論述道,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今年上半年印尼煤炭出口大幅增長,但下半年出口可能會因政策變動、需求減弱而下降。
CoalMint 的數(shù)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印尼煤及褐煤出口量累計估計同比增長22%,由2022年上半年出口的2.05億噸增加到約2.49億噸。
2022年,在俄烏武裝沖突引發(fā)全球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印尼煤炭出口總量達到4.58億噸,比上年增長9%。
下半年可能影響煤炭出口的因素
CoalMint 認為,可以分別從需求和供應兩方面來看下半年可能影響印尼煤炭出口的因素。
需求方面,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主要進口國在今年剩余時間里可能會出現(xiàn)需求減弱;而供應方面,主要是印尼的某些政策變動可能會限制煤炭出口的供應。
需求方面的挑戰(zhàn)
中國目前坐擁龐大的煤炭庫存。中國作為印尼動力煤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國,今年剩余的時間煤炭進口需求可能會下降,主要是因為中國已經坐擁龐大的庫存。CoalMint 的數(shù)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買家從印尼進口了1.1億噸,比2022年同期的6100萬噸增長了近81%。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今年上半年從印尼進口的動力煤總量僅比去年全年進口的1.71億噸少6100萬噸。
其次,中國自2021年下半年出現(xiàn)供應短缺以來,已經明顯側重于增加國內產量。擴大煤炭開采和生產一直是中國能源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去年年底,中國將所有煤礦的長期電煤供應合同延長至2023年,并要求電力公司通過這些中長期合同獲取電煤供應。中國60% 的電力依賴于煤炭發(fā)電。
印度國內煤炭產量上升。印度的需求也可能減弱,基于兩個原因,第一,印度國內煤炭產量在2023財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增長了非常可觀的15%。其中,國有印度煤炭公司同比增長了13%,達到7.03億噸。此外,印度已經確定了2024財年產量目標要超過10億噸,這意味著同比將增長13%以上。第二,印度買家正從歐洲經銷商那里采購打折的煤炭。
數(shù)據顯示,印度今年上半年從印尼進口的煤炭下降了17%,由2022年上半年的6000萬噸下降到5000萬噸,這是一個很強的信號,表明下半年的進口量可能不會再上升。
歐洲減少對煤炭的依賴。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下降,歐洲再次降低了對煤炭發(fā)電的依賴。歐洲電力聯(lián)盟(Eurofer)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歐盟的電力通脹已從2022年7月52.6% 的峰值降至今年4月份的13.2% 。這導致歐洲港口儲存了大量的動力煤,這一事實促使許多貿易商將他們早先從各種供應來源——主要是印度尼西亞和南非——購買的部分煤炭,轉售給印度乃至整個亞洲的買家,以減少庫存積壓。很明顯,這種打了折讓價格的煤炭讓買家很高興。
供應方面的問題
政策可能會抑制供應。最近,印尼政府要求自然資源出口商將30% 的外匯收入存放在國內銀行三個月,作為政府支撐美元供應努力的一部分。礦業(yè)公司認為,將部分外匯收入存入當?shù)劂y行,可能會影響它們的流動性,影響正常經營和業(yè)務擴展。
除此之外,礦商還被要求提前60天申報計劃的出口量,而不是之前的20天。
礦商們感到,以上這兩項政策都可能限制煤炭出口。
印尼2023年上半年煤炭產量達到3.606億噸,占該國2023年6.945億噸總目標的52%。
然而,隨著煤炭價格繼去年飆升之后暴跌,以及低熱值品種的價格接近生產成本,一些礦商正在考慮減產,這可能進一步減少出口。根據目前的規(guī)定,已經完成“國內市場義務” DMO 的生產商可以在原來目標的基礎上增加10% 的產量,但仍需要得到印尼能源礦產部(ESDM)的批準。
與此同時,政府計劃在7月至9月推動拖延已久的專門設立的煤炭管理機構建設計劃落地,以解決煤炭生產商向國內銷售因煤炭限價而造成收入損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