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印度制造公司Gautam Solar來說,該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推動正在為其擴大業務規模創造巨大機會。它開始制造太陽能組件,然后擴展到更復雜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我們開始制造太陽能組件,因為我們認識到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潛力,特別是印度的太陽能,并迎合不斷增長的市場,這個市場被中國太陽能組件淹沒,Gautam Solar董事Shubhra Mohanka說。
這家新德里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因為印度加大了制造更多關鍵部件的努力,這些部件可以在該國向綠色能源過渡中發揮關鍵作用。其中包括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板和儲能系統。與此同時,印度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50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因為它尋求減少對昂貴的污染性化石燃料進口的依賴。
該國大部分發電嚴重依賴煤炭
隨著能源需求隨著經濟的擴張而迅速增長,如果印度要實現其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包括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關于該國到207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就需要替代的、更清潔的電力來源。然而,印度一直嚴重依賴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所必需的進口組件,包括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為了實現其可再生能源目標,政府越來越多地為制造關鍵部件的公司提供激勵措施。新德里正計劃為電網電池制造公司提供一項新的26億美元補貼計劃。
印度雄心勃勃地推動國內制造業,包括包括電網電池在內的整個可再生能源價值鏈,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智庫南亞主任Vibhuti Garg說。這些對于使用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至關重要,因為這種電力不是全天候可用的,需要存儲產生的能量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力。
Garg女士說,印度希望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因為該國的可再生能源雄心和目標因Covid-19和俄烏戰爭導致供應中斷而受到打擊。
此外,建立制造能力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并刺激印度的經濟增長。在當地促進電網電池的制造將降低成本,這可能會對綠色能源的潛在更廣泛使用產生巨大影響。目前,電池價格的上漲限制了大規模的部署。政府預計大規模的制造能力將有助于降低價格,并將加速可再生能源的部署,Garg女士說。然而,該國在電網電池制造能力方面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印度咨詢公司Arthur D Little的管理合伙人Barnik Maitra說。還存在包括監管問題和環境挑戰在內的障礙,這些電池的制造本身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資源。能源,環境和水委員會智庫高級項目負責人Rishabh Jain表示,擴大印度的電池制造需要時間,該國將不得不應對現有和不斷擴大的競爭。
制造規模也將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因為全球制造商的規模在印度制造商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匹敵。盡管面臨挑戰,但建立制造電池、太陽能模塊和半導體的能力和能力將對印度向清潔能源過渡和更廣泛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Maitra先生說。
政府的印度制造計劃旨在使印度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因為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努力加速經濟增長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除此之外,印度近年來已經設法大幅增加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產量,部分原因是向制造商提供與生產相關的激勵措施。
Gautam Solar的Mohanka女士表示,印度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可以獲得一些補貼,這些補貼是對國內太陽能組件制造的巨大推動力。阻礙印度太陽能組件制造的主要障礙是獲得融資,熟練勞動力短缺以及技術和基礎設施限制,Mohanka女士說。國內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利率為8%至10%,而西方市場為3%至4%。
盡管印度正在制造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但它仍然依賴中國進口包括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硅的初始加工在內的組件。然而,專家說,進展是巨大和令人鼓舞的。如果印度能夠在未來幾年擴大國內制造業規模,它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求,而且能夠向世界供應,并加強太陽能組件的全球供應鏈,CEEW的Jain先生說。
印度還希望它能夠成為半導體制造和出口的中心,其好處之一是有助于該國當地的電動汽車生產。印度的芯片制造仍處于起步階段。但6月份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芯片制造商美光表示將投資高達8.25億美元,在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立一個半導體封裝和測試設施。
印度中央和邦政府的進一步支持將使總投資達到27.5億美元。這一消息是在莫迪6月訪問美國期間宣布的。
5月,印度重啟了一項100億美元激勵計劃的申請程序,以鼓勵芯片制造。印度關鍵部件的制造,特別是半導體,對電動汽車行業具有重大意義,印度電動汽車生態系統平臺Fyn Mobility的創始人Visakh Sasikumar說。通過在國內生產這些零部件,印度可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增強供應鏈彈性,加快電動汽車的廣泛采用,從而推動該國經濟走向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未來。芯片的本地化制造可以幫助降低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消費者的成本。
印度增加半導體,電網電池和太陽能模塊等組件產量的計劃確實雄心勃勃,新德里附近大諾伊達夏爾達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Nitin Rakesh說。雖然印度擁有資源、能力和政治支持,但在供應鏈、基礎設施、技術和能力發展等領域仍存在挑戰,Rakesh教授說。印度已經取得了進展,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內制造業生態系統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