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19億噸,同比增加0.11%。我國鋼鐵占到全球鋼鐵產量18.88億噸的53.97%。
鋼鐵是工業中碳排放量大戶,按照世界鋼鐵協會發布可持續發展指標報告2023年版(最新)中數據顯示,全球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91噸,測算得出我國粗鋼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9.46億噸,同比增加0.11%。
根據數據統計單位CEIC統計的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顯示,我國2023年碳排放總量為159.43億噸,同比增加5.17%。則得知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到我國總碳排放量的12.21%,屬于除電力行業之外的碳排放最多的行業。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也占到全球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的53.97%。
那如何在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呢?
圖片來源:安徽唐古電氣有限公司
第一,將鋼鐵行業碳排放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交易即將擴容,由電力行業擴展到鋼鐵、電解鋁和水泥行業。通過碳市場交易來減少鋼鐵行業的碳排放。
其次,能效提升。將小型高爐-轉爐(年產能在1000萬噸以下)向大型高爐-轉爐(年產能大于2000萬噸)升級。使用高品質的鐵礦石、熱值較高的焦炭以及品質較高的溶劑來降低碳排放強度。
再次,電爐結合廢鋼。廢鋼再利用,回收國內國際廢鋼,利用廢鋼材料采取碳排放較低的電爐短流程進行生產。
最后,借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氫氣直接還原煉鋼等技術。在生產中安裝碳捕集和封存設備、使用氫氣直接還原煉鋼等先進技術,從尾端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