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既能為手機充電,還能作為日常小家電電源,可以充電重復使用的14500鋰離子電池,你們見過嗎?
“這節14500鋰離子電池既能為手機充電,還能作為日常小家電電源,可重復充電使用,是公司最新的專利產品!”11月25日,位于慶云縣中慶新能源綠色近零碳產業園A區的中科億博(德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公司總經理李超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一款正在量產的“寶貝”電池。
據了解,這款鋰離子電池直徑14mm,高度50mm,為5號電池大小(型號為14500,最后一個0表示圓柱形電池)。與一般電池不同,這款電池采用標準的Type-C接口,可以實現快速充電放電。此外,電池配備智能充電管理芯片,能夠精準控制充電電流、電壓和溫度。“這款電池采用了長循環壽命的鋰電材料,3400MWH大容量,循環充放電次數可達300次以上。”李超介紹說。“容量大,攜帶方便,非常適合出差和旅行。”消費者李玲說,因為從事國際業務,她經常會各地跑,充電寶成為了日常差旅的必備物品之一。與充電寶比起來,這款電池攜帶更便捷。不僅如此,李玲家里孩子的玩具、老人的血壓計、無線鼠標鍵盤等用電設備也都換成了這種可充放電的14500鋰電池。
該公司總經理李超介紹說,研發這款產品,其實是基于生活需要。為此,中科億博立足自身優勢,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探索、改進、測試,最終推出了這款鋰電池,產品兼具為用電器充電和作為儲能電源的雙功能。產品問世后,非常受市場歡迎,訂單不斷。
一節電池創新的背后,得益于新能源綠色產業的有力支撐。近年來,慶云縣依托綠電及NMP支撐優勢,把鋰鈉電新能源產業作為“一號產業”,規劃產業園區,按照電池原材料,電芯、PACK、模組,到電池梯次利用和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建設了ABCD專區;設立了10億元創投基金,并與山東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構建“四鏈”深度融合的良好產業生態,全方位滿足企業融資、人才等需求。今年7月,該產業集群入選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并納入了山東省“十鏈百群萬企”融鏈固鏈三年行動,有力支撐了企業科技創新。
逐“綠”創新,向“新”發力。在慶云,不僅有新型電池的研發,從廢舊瀝青中提取動力電池負極材料、鋰鈉電共享換電、電網側最大共享儲能電站等項目也相繼涌現。截至目前,慶云縣累計培育和引進總投資115.7億元的41個鋰鈉電產業上下游相關項目,鋰鈉電產業“智”造高地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