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和鯨社區與 GISphere 聯合舉辦的 python x GIS workshop 系列活動第三期圓滿收官!
此次活動是 2024 年和鯨社區地球科學系列線上 Workshop 的第十一場,是和鯨社區與 GISphere 的第三次 workshop 合作。從第一期的 “基于機器學習的城市內澇熱點區域預測”,到第二期的 “2022 年颶風伊恩期間人員疏散和流動性分析”,再到本期的 “探究城市二氧化碳不確定性的影響因素”,三期 workshop 難度逐次遞增,側重于科研與應用方向,累計吸引了 600 余人次的踴躍參與。
GISphere 由一群富有遠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于 2019 年創立,他們致力于實現全球地理信息科學 (GIS) 教育的民主化,使命是促進 GIS 教育的信息自由,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并為學術界和工業界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本次活動的導師戴劭勍是一名來自荷蘭特溫特大學 ITC 的博士,是城市、生態與健康地理路上的一個 GISer 。他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包括 GIS 、RS 、城市生態、景觀生態、生態信息學與生態模型、定量城市研究、時空數據與行為、空間統計、城市計算、健康地理等多個前沿領域,尤其專注于空間全生命周期健康研究與健康地理方向。
https://gisphere.info/
主題方面,本次活動聚焦于碳中和這一近兩年來備受矚目的課題。
碳中和是指采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增加碳匯這兩種途徑,來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抵消,從而達成凈排放為零的最終目標。當前,為了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眾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提出要在未來幾十年內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進程中,其核心要點在于清晰梳理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影響因素。
全球平均氣溫已連續12個月比工業化前高出1.5 ℃ 圖源教案
基于上述背景,本次活動圍繞地理歸因框架展開,選取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作為案例,通過剖析其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因素,對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及其不確定性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討。教學內容的核心在于運用由相關系數分析、地理探測器模型和地理加權回歸模型所構成的地理歸因框架,深入鉆研地理歸因方法的應用,使學員了解基本的空間歸因分析流程,進而揭示影響二氧化碳排放及其不確定性的主要驅動因素。
鑒于報名參與活動的學員背景各不相同,且作業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導師在撰寫教案時進行了諸多貼心設計。例如,在講解不確定性評估時,利用線性回歸模型的區間估計來展現不確定性評估內容,同時運用圓周率估計來反映蒙特卡羅模擬的基本思想。這些較為簡單的示例可以幫助學員建立直觀的認識,以便更好地理解那些原本有些晦澀難懂的概念。
教案:用圓周率估計反映蒙特卡羅模擬的基本思想
課程內容上,教案涵蓋了城市 CO?排放網格化制圖、不確定性制圖與空間數據質量改進、地理歸因框架基本原理闡釋以及案例分析等多個板塊,從理論至實證分析層層遞進。更值得一提的是,教案中提及的新理論、新方法等內容均附有網址鏈接以詳細解釋,對于初學者來說會更為友好,也便于大家將教案方法應用于各自研究領域中。
“ 作者先系統闡述了研究背景和意義,讓讀者迅速 get 到重點。然后在介紹核心方法時,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圖表、公式和代碼讓抽象的概念變得 concrete 。數據分析環節中,作者 step by step 帶著讀者把復雜的問題拆解成一個個可以操作的小問題。讀起來脈絡清晰,不會一頭霧水。——學員好評”
在講解交流會上,導師戴劭勍就整體教案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解釋說明,并針對學員們提交的作品一一點評。其中,學員 TH killer 的作業脫穎而出,他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從基礎到進階的三個作業題,而且還開展了更多額外探索,例如針對桑基圖的可視化進行了實踐操作。此外,在參與活動的學員中還有來自公共衛生領域的成員,戴老師表示,空氣污染相關的研究確實與公共衛生領域存在著較強的關聯性,這種跨領域的參與也為本次活動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向。
本次 Workshop 教案、講解交流會錄屏均已上線(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歡迎各位感興趣的小伙伴們隨時學習,自行 fork 展開探索~
籌備過程中,教案受到了多位朋友的詳細反饋,這對我們優化教案的專業性跟友好性特別有幫助。
感謝以下熱心朋友:
嚴毓卿 交通地理與出行行為分析方向研究者
賈嘉楠 西南交大測繪科學與技術(GIS 方向)
劉彥君 同濟大學交通時空大數據博士研究生
張震、王萬莉、劉赫赫、高澤慧 安徽理工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工程系老師與學生
Isaac Helsinki PhD
同時感謝公眾號“城市地理之光”的媒體支持!
提前預告,在今年的 12 月將會迎來第四期 workshop ,主題是基于梯度提升的地理加權集成學習方法,難度也將達到歷史最高,相信大家做作業會感到非常酸爽,敬請期待啦!
>> 和鯨社區地球科學 AI Workshop <<??我們正在招募導師、征集選題??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的地球科學 Workshop 系列活動涵蓋了從環境污染監測、城市規劃管理到自然災害預警等多個領域,收到了來自氣象、地理、遙感等多個領域小伙伴的認可與點贊。我們的工作坊為大家提供了非常優質的學習內容,以及極具價值的實踐學習的機會。參與工作坊的學生和研究人員朋友們不僅提升了科研實戰能力,同時也通過開放便利的交流平臺,獲得了更加開闊的科研探究視野。目前我們在籌備新的地球科學 AI Workshop,希望傾聽和接收更多來自大家的想法和建議,我們歡迎你:
投稿你感興趣的 Workshop 選題
選題范圍至少需要滿足:地球科學領域中的研究問題、需要使用 AI 技術
報名成為 Workshop 活動導師
成為導師至少需要滿足:研究生以上學歷、地球科學相關專業背景成為導師你可以獲得:
·一次展現自己科研成果與洞察的機會 ·和鯨社區全流量渠道的宣推、置頂展示
·書面輸出與頭口表達能力的綜合展示、提升機會
·從 0 到 1 為你打造的專屬科研分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