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的里程碑:去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另據中汽協預計,2024年全年新能源車總銷量或接近1300萬輛的規模。
受新車市場帶動,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也即將爆發。信達證券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乘用車售后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萬億元級別。
盡管具有千億級市場潛力,但因處于發展初期,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仍面臨諸多痛點:由于行業缺乏統一標準,修車難、維修成本等問題不斷暴露,“換個電池比車價還高”等話題多次引發熱議;再者,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技術日新月異等背景下,掌握新能源領域知識的專業汽修人才較為短缺,售后服務問題日益嚴峻。
據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客戶滿意度(CAACS)卡思調查結果顯示,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短、維修價格高是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被詬病的主要問題;同時,新能源汽車維修時間長,維修人員不專業等問題,也影響了售后服務滿意度。
如何應對這些痛點和難題,考驗著眾多欲掘金這個千億賽道市場的玩家。這些玩家,有規模較小、數量龐大但服務技術參差的獨立維修店,有提供線上服務的電商平臺,也有規范但收費或更高的車企玩家,他們各有其優勢和局限。而作為深耕汽車后市場13年、已發展成中國頭部獨立汽車服務企業的途虎養車,在面對行業發展痛點時,又是如何破局?
破局新能源車“天價售后”:力推標準化體系建設
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天價”維修消息不斷。去年,曾有媒體報道,有車主反映,由于事故需要更換動力電池,但買車落地花了25萬,更換電池居然要12萬,差不多是半臺車的價格。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交通運輸部主導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技術要求》與《動力蓄電池維修竣工出廠技術條件》兩項國家標準,并定于2025年1月1日和3月1日正式實施。在業界看來,這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維修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汽后服務的先鋒官,途虎養車是汽車售后服務市場唯一同時參與兩項新能源國標制定的企業,在這場新能源汽車維修標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據悉,其與中國汽研、特斯拉、蔚來等科研機構及整車制造商攜手,共同參與了《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技術要求》的制定。同時,其還聯合中汽中心、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科研機構及電池制造商,參與制定了《動力蓄電池維修竣工出廠技術條件》,為動力蓄電池的維修作業、竣工出廠要求及質量保證提供了詳盡的規范。這些標準的實施,將為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提供明確的指導,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這并非途虎養車首次參與助推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此前,其已參與了多部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規范的制定,為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貢獻“途虎經驗”。
據公開資料,在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領域,途虎養車參與制定《電動乘用車售后服務規范》。作為我國首部針對新能源車售后服務的規范,該標準的出臺將有效規范電動乘用車廠商的售后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針對新能源汽車特有的三電系統,途虎養車與工業協會、院校共同制定《在用新能源乘用車安全檢驗規范》,填補了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領域的空白,為行業的安全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缺口近百萬背后,合作與培養并駕齊驅
除了維修成本高、行業亟待規范外,受技術更新快、復雜性提升、專業培訓滯后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正面臨較大的缺口。
據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此前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達103萬人,其中新能源售后服務人才缺口占80%,相當于82.4萬人。
據悉,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原理和內部構造與傳統燃油車不同,一名合格的新能源汽車技師,不僅需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扎實的實踐經驗。然而,目前行業大部分汽修人員,還未能接受到更多技能培訓,也無法獲得相應的從業資格。
而不少傳統的汽修門店,由于缺乏新能源汽車維修的專用設備和專業技師,唯有選擇拒絕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這不僅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凸顯了這一領域維修人才培養的緊迫性。
為了破解人才短缺難題,途虎養車積極應對,從校企合作與人才培養兩大方面入手,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的新高地。在新能源人才培養方面,途虎養車率先建立新能源技師培訓體系,涵蓋新能源維保代表性工作任務的理論及實操課程。
在職業認證上,途虎養車此前設立了動力電池專修和新能源整車維修兩條成長認證路徑,為機修師傅向新能源技師的轉型提供堅實保障。據其去年4月數據顯示,已有8000余名技師通過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培訓及考試,400余名技師完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維修培訓及帶教。
服務破局:創新與開拓
在破解了維修貴、維修難等行業痛點后,作為負責任、具長期主義的企業,途虎養車希望給更多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優質的服務。
在產品服務創新方面,途虎養車不斷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落地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的服務項目。據悉,其與勝牌、德國馬牌等知名大牌,以及華為云、產業鏈上下游一起發力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聯合推出了混合動力專用機油、電動車專用輪胎,金牌質保,一物一碼正品追溯平臺等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模式。
針對新能源車售后核心三電維修業務,途虎養車建立了動力電池的專修網絡,與電池廠和保險公司簽約合作,開展動力電池的售后維保合作。數據顯示,2023年途虎養車的動力電池維修定單已超過2.2萬單,位列全國第一。
“我們期待與全產業鏈繼續攜手合作,協同發力,深入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修服務網絡的搭建、建設、保障,在新能源汽車用車安全、高效運行、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途虎養車總裁胡曉東此前在“大軍山·智能汽車科技大會2024”上表示。
在服務渠道開拓上,據其2024年中期報告顯示,在2023年部署一定規模擁有新能源維修能力的工場店和返修中心的基礎上,途虎養車2024年上半年進一步擴大布局,將維修服務能力覆蓋73個城市。
同時,途虎養車建造的上海新能源技術中心將針對三電系統維修、電池整包返修、電池廠定向要求的服務能力建設和工藝方案研發進行更大的投入,以此建立途虎在三電系統維修能力上的壁壘。財報顯示,途虎養車去年上半年研發開支為3.02億元,同比增長近2%。
在不斷破局、多維布局下,途虎養車已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上占據先機,前瞻拓寬其戰略護城河。數據是最好的證明。截至去年6月份前的12個月,在途虎養車平臺下單的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85萬,同比增長非常迅猛,相當于近全國10%的新能源車主都在途虎養車接受過相關服務。展望未來,在搶得千億市場“先手棋”下,途虎養車的發展潛力具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