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中大地的桐城市,威派格通過模塊化智能技術,將日供能力不足2000m3的卅鋪鄉鎮水廠,升級為日供 6000 噸的現代化超濾膜水廠,破解北部 12 個鄉鎮的 “用水難” 問題,成為安徽省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示范工程。
項目背景: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水務民生答卷
桐城市地處大別山東麓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帶,作為安徽省縣域經濟前 15 強,其城鄉發展卻長期面臨 "北弱南強" 的供水困局 —— 桐城北邊鄉鎮因管網陳舊、水源單一,居民常年受 "水質渾濁、水壓不穩" 困擾,農業灌溉與鄉鎮企業用水也屢受制約。2021 年國家《農村供水保障規劃 (2021-2025 年)》明確將農村供水納入鄉村振興重點工程,桐城市順勢將卅鋪水廠改造列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項目,目標通過威派格模塊化技術,破解北邊 12 個鄉鎮 "用水難" 問題,讓鄉村居民共享與城區同質的供水服務。
項目介紹:模塊化智造改傳統供水范式
威派格為桐城定制的 CG-MOP 模塊化水廠,以 “產品化交付” 打破傳統土建模式:
核心工藝集成:融合絮凝、沉淀、超濾膜過濾全流程,采用浸沒式中空纖維超濾膜技術,膜絲孔徑達 0.01 微米(約為頭發絲直徑的 1/7000),可高效截留細菌、膠體及懸浮物
空間效率革命:占地面積僅為傳統水廠的 1/3,卻實現 6000 噸 / 日供水規模,泵房、配電間、加藥間等功能單元以模塊化預制,現場拼裝周期縮短至 3 個月
智能管控內核: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搭載水廠全流程聯動自控系統,從原水取水到出水加壓實現 “一鍵啟?!?,關鍵指標實時上傳至水司管理平臺。
項目革新:模塊化智造改傳統供水模式
核心工藝集成:高效凈化技術體系
采用先進的超濾膜處理技術,膜過濾精度達到微米級水平,可高效截留水中雜質。
膜組件采用特殊材質與結構設計,抗污染能力顯著提升,系統在低壓環境下運行,較傳統工藝能耗降低。
配套專業清洗系統,延長膜組件使用壽命,保障長期穩定運行。
建設效率革命:緊湊布局與快速實施
模塊化預制技術大幅縮減占地面積,功能單元工廠預制后現場拼裝,施工周期較傳統模式顯著縮短。
智能管控內核:工業互聯網賦能智慧運行
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關鍵環節一鍵操作,運行數據實時上傳管理平臺。
智能監控系統通過數據分析預警潛在故障,大幅減少人工巡檢工作量。
智能運維體系:讓水廠 “會思考”
中控室內,屏幕實時顯示 2.5D 水廠組態圖,關鍵參數包括
出水濁度≤0.2NTU(國家標準≤1NTU),達到瓶裝水預處理水平
游離氯濃度 0.3-2.0mg/L 可精準調節,兼顧消毒效果與口感;
反沖洗水回收率達 90%,年節約水量約 20 萬噸。
AI 診斷系統可自動分析膜壓差、流量波動等數據,提前預警潛在故障,將巡檢工作量減少 60%
項目意義:從 “飲水安全” 到 “鄉村振興” 的價值延伸
卅鋪水廠的投產,成為桐城北邊區域鄉村振興的 "水源引擎":
1.精準破解北部用水困局:項目直接覆蓋桐城北邊大關鎮、孔城鎮等 12 個鄉鎮,解決 3.2 萬農村居民長期面臨的 "黃水飲用、定時供水" 難題,供水保證率從不足 60% 提升至 98%,改變北邊區域 "靠天等水" 的歷史;
2.激活鄉村產業動能:穩定的供水為北邊鄉鎮的茶葉種植、蔬菜加工等特色農業注入活力,新增工業用水接入點 15 處,助力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產能,預計帶動周邊鄉鎮年增收超 800 萬元;
3.城鄉服務均等化里程碑:作為安徽省鄉村振興供水示范項目,其 "智能水廠 + 延伸管網" 模式正在桐城北部形成示范效應,推動城鄉供水從 "有沒有" 向 "好不好" 跨越,成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典型實踐。
卅鋪水廠作為威派格在鄉村供水領域的創新實踐,以技術革新推動城鄉供水服務升級,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水利保障,讓清澈水源成為激活鄉村發展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