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中國能源產業品牌發展現狀”調研。本次調研由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部門主任韓文科率隊,與內蒙古自治區的能源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內蒙古自治區的能源產業特點、產業發展品牌的定位、建設情況等進舉行了座談交流,同時,還到中電建新能源集團內蒙古分公司參觀學習,韓文科主任與該公司總經理韓沫進行了交流溝通。
座談會在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舉行。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工作部主任韓文科、副主任牟思南,與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原主任助理張彥平、中電建新能源集團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學東、國家能源集團內蒙古電力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柳曉宇、協鑫新能源內蒙古公司總經理王曉東,以及內蒙古品牌建設促進會、內蒙古清潔能源產業協會、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內蒙古氫能研究院等相關單位領導進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討。
“風光氫”新能源品牌之路漸明朗
中國能源研究會此次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調研也有其背后深遠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境內煤炭保有量占全國的1/4以上,煤炭資源豐富,分布廣、儲量大、埋藏淺、易開發、煤種全。使其火力發電量僅次于山東,居于全國第二。
雖然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化石能源在綠色發展與“雙碳”目標下面臨轉型壓力。
事實上,相比煤炭等化石能源,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稟賦也得天獨厚。當地日照充足,太陽能資源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二位,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94億千瓦、約占全國的21%。風能資源豐富,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4.6億千瓦、約占全國的57%。
廣袤的沙漠、戈壁、荒漠以及廣闊的空間資源是儲備建設大型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的優選之地。這里有草原上的“風電之都”——烏蘭察布,有正著力打造“中國光伏材料之都”的呼和浩特賽罕區。
在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方面,內蒙古自治區全力推進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四大沙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形成了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目前,全區在建待建新能源項目總規模達1億千瓦以上,全區新能源每月并網裝機規模將會以百萬千瓦計大步躍升。
在調研中,國家能源集團內蒙古電力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柳曉宇介紹,該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裝機量為700萬千瓦,其中火電項目6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50萬千瓦。下一步將大力發展新能源項目,進行綠色轉型。
事實上,包括國家能源集團內蒙古電力有限公司在內,巨大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能源龍頭企業前來布局。
2022年9月,協鑫東立一期年產10萬噸顆粒硅及15萬噸納米硅項目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開工,也是繼呼和浩特、包頭后,協鑫科技在內蒙古自治區落地的第三大顆粒硅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有北方地區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群,有豐富優質的風能光能資源,有良好的氫能制備基礎,發展氫能具有資源、產業、政策三大顯著優勢?!眱让晒艢淠墚a業協會秘書長李建國介紹。
2021年以來,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機遇,把打造自治區氫能全產業鏈作為布局未來產業的重點方向。目前,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規模宏大,與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已開展部分氫能領域的合作,建立了氫能重卡產業園區,組建了氫能產業聯盟,助推自治區氫能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還于2022年5月正式獲批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正和氫能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氫能研究院副院長方海濤介紹,研究院聚合有意在氫能行業發展的企業,通過建言獻策、制定行業標準,為入會企業提供項目信息,協助企業獲取投資項目。通過融合“政用產學研”和成果轉化,利用科技示范,帶動企業投資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