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是一項事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農村能源供應安全穩定,以及廣大群眾溫暖過冬的民生工程、基礎工程、系統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筆者認為,落實這一戰略舉措新要求,應著力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助力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自主優質供給滿足和創造需求。
必要性和緊迫性
與傳統的薪柴、燃煤不同,當前我國農村清潔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質能、太陽能、天然氣、地熱能等不產生或極少產生污染物的能源,其用途以滿足廣大農戶的炊事、取暖需求為主。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是應對能源對外高依存度的有效途徑。我國農村幅員廣闊,人口眾多。農村能源是農村農業現代化的基石。我國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且進口的大部分分別集中于少數幾個國家。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加劇了石油、天然氣國際供應鏈“斷鏈”的風險。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立足于開發利用國內資源,建立一個安全、可靠、可持續的農村能源供應體系,減少能源對進口的高度依賴,既必要又緊迫。
第二,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是農村農業踐行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必需品。隨著“雙碳”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協同實施,清潔能源在農村的市場潛力巨大。一方面,在廣大農村,實施生物質等清潔能源替代,發揮其“零碳”“負碳”優勢,是有效減排降碳、改善空氣質量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開發利用農村清潔能源,推動農村能源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促進農村能源產業鏈調整與優化升級,創造農村就業崗位,是培育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根本選擇。
第三,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是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的需要。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是一個運用新技術,實施創新驅動的過程。需要通過多元開發、數字技術賦能以及創新鏈的優化升級,推動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發展。通過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形成農村清潔能源發展的不竭動力。這本身就是一場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積極參與并敢于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勝出的有意義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