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10 天歐盟天然氣市場突然出現(xiàn)劇烈波動,歐洲天然氣交易市場正在涌入“異常”交易者。Groningen氣田關(guān)閉與挪威供應限制引發(fā)了供應安全擔憂。
本月早些時候,歐洲天然氣價格在10天內(nèi)上漲兩倍,兩周前單個交易日上漲27%。 6月15日,價格上漲了30%。 而僅僅一天后,它們的跌幅幾乎與漲幅一樣大,跌幅超過 20%。所有這一切都剛巧發(fā)生在俄羅斯事件之前, 而且或許該類事件還會再次發(fā)生。 由于交易員們紛紛涌入天然氣領(lǐng)域,渴望像其他品種“去年那樣”賺錢, 天然氣市場再次出現(xiàn)波動。
彭博社本周報道,歐洲天然氣交易市場正在涌入大量交易者,他們通常不參與該市場,但受到去年天然氣交易者創(chuàng)紀錄利潤的“誘惑“。當時在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后,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而俄羅斯則以大幅減少北溪管道的流量作為回應。歐洲爭相在現(xiàn)貨市場購買液化天然氣,迅速將價格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致使交易員日進斗金。
花旗大宗商品主管Ed Morse認為,由于價格原因交易員預期可以賺很多錢,但這對天然氣市場的真正意義卻被夸大了。事實證明,天然氣市場對于經(jīng)驗豐富和缺乏經(jīng)驗的交易者來說都是一個“陷阱“。除了天然氣市場的陷阱之外,貿(mào)易商似乎還對歐洲天然氣供應是否充足表示擔憂。由于油田維護,挪威一直在經(jīng)歷一些長時間的停電,荷蘭重申將關(guān)閉Groningen氣田。 這兩者都為人們對未來供應安全帶來懷疑。ICIS 分析師 Tom Marzec-Manser表示,Groningen關(guān)閉的報道增加了一系列其他利好天然氣價格的消息。但價格波動表明歐洲天然氣前景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市場參與者仍處于緊張狀態(tài)。
然而,根本問題不是挪威的停電和Groningen的關(guān)閉。正如去年所證明的那樣,歐洲有充足的液化天然氣可供流通,且價格合適。今年也一樣,但歐洲的天然氣儲量不會再有太大空間,因為它們已經(jīng)裝滿了去年以高昂價格購買的天然氣。
本月初路透社John Kemp表示,歐洲的天然氣儲存量比十年季節(jié)性平均水平高出 48%,并指出,由于價格低廉,鼓勵了更多的即時消費,儲存量的增加正在放緩。盡管新增速度較慢,但產(chǎn)能應該會比去年更早達到滿載狀態(tài),這意味著需要比去年更早開始縮減產(chǎn)能。此時,價格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波動:歐洲和亞洲都準備進入冬季供暖季節(jié)。
這也是天然氣價格波動性仍然如此之高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是否會有足夠的天然氣。如果去年有任何跡象的話,那么對于那些買得起的人來說,總是會有足夠的天然氣。在歐洲最終意識到押注長期供應而不是大肆購買現(xiàn)貨市場貨物可能是明智之舉之前,許多投機者渴望抓住機會快速賺錢。而且總是存在發(fā)生不可預見事件甚至可預見事件的風險,例如俄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