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5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按照往年的推測,前四個月的汽車銷量在全年中的比重其實不算很高,畢竟有春節假期從中影響,因此春季只是被看做車市的“熱啟動”季。不過今年有所不同,在國補、地補、廠補等各種優惠政策的助力下,整體的銷量成績相當出色。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前4個月車型產量為1017.5萬輛,銷量為10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這也是咱們國家汽車歷史上,一年的前4個月產銷量首次超過1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滲透率逼近50%大關!
自主品牌占比超六成
車市所涵蓋的種類繁多,但大致可分為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類,其中乘用車的主力軍就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私家車。隨著這些年新能源從商用轉向乘用陣營,也就是新能源私家車爆發式增長,乘用車的銷量份額也在直線上升,這體現出個人及家庭車輛增長在整個汽車市場中的支撐作用。
根據中汽協最新數據,前四個月乘用車銷量增長率是12.4%,其中中國汽車品牌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8.7%,比去年同期提升8.1個百分點,可以簡單地說,國內每賣掉100輛私家車,去年前四個月有60輛為自主品牌,而今年前四個月有接近70輛是自主品牌,自主品牌肉眼可見在“騰飛”,當然這也給合資及豪華品牌造成了巨大壓力,國外品牌除了韓系和法系車由于基數較低,前四個月呈現銷量增長外,其余美系、日系、歐系車均是兩位數下降,而有些合資品牌已經在展開積極“自救”,并且呈現了不錯的效果,比如廣豐鉑智3X以及東風日產N7,全是低價滿配打市場,交付量明顯提升。
前四個月之所以能“一反常態”,產銷雙破千萬輛大關,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全國以舊換新政策以及地方置換補貼政策加碼,截至4月24日24時,全國以舊換新已達270.5萬輛,預計以舊換新政策將給2025年乘用車市場帶來200萬輛至250萬輛增量。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內需潛力加快釋放,起到較好支撐作用,出口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形勢下保持穩定,新能源汽車表現活躍,產銷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是汽車市場產銷較去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甚至突破歷史的重要原因。當然,車企的“價格戰”刺激了消費,但也讓利潤空間壓縮,當下車企的競爭壓力較大。
新能源車滲透率逼近50%
毫無疑問的是,新能源車已經成為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引擎,日常使用更省錢,免購置稅,讓很多車主產生了增購或換車的念頭。根據最新數據,前四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6.2%,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2.7%,而新能源車在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占比早已超過50%,也就是說,每賣出去100輛私家車,有50多輛是帶“電”的車型,其中插電混動占比接近一半,剩余的則是純電與增程動力,可見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市場格局正加速重構。
陳士華表示,中國高端新能源品牌持續快速發展,促進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占比大幅增加,不過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長主要還是依托于A級和B級車型的拉動,這兩個級別的新能源車同比分別增長30.3%和18.3%。與之相對應的是傳統燃油車的快速下探,前四個月傳統燃油車同比下降4.8%,這一數據與新能源汽車46.2%的同期銷量增幅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凸顯了汽車行業“油轉電”的不可逆趨勢。
而具體到前四個月每個品牌的銷量,比亞迪依然是強勢奪魁,獲得了讓人羨慕的138萬輛的銷量,小鵬則是前四個月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共賣了12.9萬輛,而理想及零跑汽車前四個月銷量與該數據非常接近,蔚來則落后不少,體現了新能源新品牌依然在激烈的角逐之中。而老牌自主車企依然非常能打,從燃油車轉型到新能源市場,有著非常雄厚的底蘊,比亞迪自然不必多說,世界排名第五,國內排名第一的“當紅炸子雞”。吉利表現同樣搶眼,前四個月賣掉了近94萬輛,長安汽車賣掉了近90萬輛,緊咬吉利之后。奇瑞汽車則賣掉了82萬輛,這幾大汽車品牌都非常接近,反倒是長城前四個月只賣了近36萬輛,距離“大部隊”有些遠。
從這些銷量數據中不難看出,傳統自主品牌的銷量依然是各個車企中的“大哥”,遠比造車新勢力賣得多,不過作為國內的品牌,他們的“合力”讓合資品牌及豪華品牌相當難受,部分車企面臨銷量壓力,比如長安福特、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整體表現不佳。未來幾個月將會是合資車企能否翻身的關鍵窗口。
插混車型海外銷量翻倍
車企的整體銷量不止看國內,還需要看出口量,在全球市場賣得好,未來才有更大的發展。根據中汽協數據,前四個月我國累計出口新車193.7萬輛,同比增長6%,盡管整體增速溫和,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和傳統燃料汽車的結構性調整成為數據的最大亮點,在這些出口的新車中,新能源汽車占到了64.2萬輛,同比增長52.6%,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擴張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燃料汽車的市場表現,前四個月累計出口129.5萬輛,同比下降7.9%,這一趨勢進一步印證了全球汽車市場向電動化轉型的不可逆性。
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持續高增長,尤其是插混車型的翻倍式攀升,反映了海外市場對多樣化電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隨著全球碳減排政策加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競爭力將進一步釋放,出口結構有望繼續向高端化、綠色化傾斜。
在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奇瑞仍以34.1萬輛的出口量位居前四個月的榜首,不過同比微降0.3%。而比亞迪累計出口29.3萬輛,同比增長1.1倍,它的迅猛增長與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全球化布局密不可分。
在前4個月汽車產銷量首超1000萬輛的基礎上,當下的汽車市場仍面臨“內需鞏固”與“出口承壓”的雙重挑戰,車企如何調整適應當下環境,將會考驗企業高層的眼光與車企的執行力,2025年未來幾個月車市激烈競爭的“硝煙”依然不會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