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9日從生態檢察助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檢察機關加大生態環境和資源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環境資源類刑事犯罪,2018年以來,共受理審查起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365件716人。
據介紹,2018年以來,寧夏檢察機關部署開展黃河污染治理、守護自然資源、土壤污染防治、濕地保護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共立案辦理涉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737件,占公益訴訟案件總數的59%。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集中整治生態受損問題,整治保護被污染土壤54.3萬畝,清理污染水域面積28341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441公里,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22.8萬噸,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89.7萬噸,關停、整治違法排放廢氣等空氣污染企業38家、其他造成環境污染企業47家、違法養殖場160家。
同時,寧夏檢察機關探索公益訴訟檢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銜接機制,根據生態環境資源破壞的具體狀況和犯罪主觀惡性程度,督促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積極履行賠償責任,采取多種方式進行修復補償,把資源破壞損失降至最低。2018年以來,寧夏檢察機關起訴涉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66件,被告人已賠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1174.5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寧夏檢察機關強化檢察一體化機制、跨部門協作及跨區域聯動,通過與相關部門及周邊省區建立協作關系及機制,形成保護公益司法合力,助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