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北方多地提前進入炙烤模式,6月14日起年內最強高溫更是來襲。面對迎峰度夏“大考”,我國能源供需形勢如何,存煤是否充足,水電出力怎么樣?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聚焦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從目前情況看,全國發電裝機持續穩定增長,統調電廠存煤達到1.87億噸的歷史新高,做好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有堅實的基礎。
據悉,近期多地用電負荷持續走高,電力企業存煤整體充足,為近四年以來最高值,對迎峰度夏電力供應形成較強的支撐和保障。但夏季可能出現的降水偏少將會對部分地方電力供應以及電力外送產生影響。當前有關部門、企業聚力攻堅,為即將到來的夏季用能高峰做好準備。
高溫黃色預警!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
近日,京津冀等9省區市部分地區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18日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以上。
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也創下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新高。數據顯示,6月7日至11日期間,全球日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或以上,其中6月9日的氣溫高出1.69℃。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副局長伯吉斯表示,隨著厄爾尼諾的到來,明年會比今年更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6月8日曾發布警報,指出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預計將持續到冬季,可能會發展為中度厄爾尼諾現象或強厄爾尼諾現象。
煤價確實漲了!
從本周三開始,港口動力煤開始啟動連漲3天,累計上漲30-50元/噸,市場交投氛圍也有所好轉,成交小幅增長。隨著港口漲價傳導到產地,從本周四開始,主產地煤礦漲價數量逐漸增多,漲價幅度也由剛開始10-20元/噸,慢慢擴大到20-30元/噸。周六周日,煤礦更是出現一波漲價小高峰。且漲價后拉運狀況較之前降價時好轉,部分性價比較高的煤礦又出現煤車排隊盛況,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再次得到體現。
不過,多數貿易商們關心的是此次煤價能漲多久這一問題,擔心會不會像上一波漲價一樣曇花一現?據小編了解,目前多數業內人數看法是,本次煤價上漲有一定支撐,短期內這一上漲趨勢或不會有大的改變。
首先、港口結構性缺貨導致可售資源依然緊張。受前期市場價格持續低位疊加發運成本倒掛影響,貿易商發運量持續減少,導致港口目前可售資源緊張,煤源結構性缺貨矛盾依然存在,隨著需求的逐步恢復及調出量的顯著增長,煤價成交重心或將逐步上移。
其次、大型煤企外購價格的上漲,助推市場看漲情緒。最新一期神華外購煤長協價格,各煤種分別提漲20—30元/噸,一方面極大提振了市場情緒,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市場資源開始緊俏起來。
第三、終端電廠需求仍有望持續恢復。高溫席卷全球同時,國內工業用電需求也有所好轉,電廠日耗持續超過210萬噸,庫存可用天數在19天以下。這個日耗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以上,基本達到7、8月份旺季水平。
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下旬,隨著西風帶中的暖脊還要再次強盛隆起,干熱氣團和暖脊還要再次聯手,我國北方地區將再次出現一輪強烈的高溫過程,最高氣溫還可能達到40度以上。而東北地區也有可能繼續受到高溫影響,最高氣溫可能超過40度。屆時,民用電負荷也有望掀起一輪用能高峰,這對煤價的支撐作用變得更加有力。
第四、全球高溫推動其他主要煤炭消費國需求增加,拉動國際煤價上漲。且流向中國的外煤數量下滑,國內煤炭價格重心必然會出現上移。初步分析,若單月進口量在4000萬噸左右,會將國內煤價壓制在780元/噸以內。若單月進口量降至3000萬噸,將給國內市場帶來很大的閃展騰挪的空間,國內市場煤需求轉好,銷路增加,預計港口煤價將升至800-900元/噸。而單月進口量降至2000-2500萬噸,那么,國內煤價將有望回歸至900-1000元/噸。(引用鄂爾多斯煤炭網分析數據)
綜上,今年夏季動力煤需求可能超出常年水平,有望創歷史新高。加上今年入夏之前的五月中下旬,受需求低迷、進口煤暴增等因素影響,國內煤價已經觸底;一旦需求增加,煤價上漲不可避免。不過,由于國內煤炭高產量,進口煤大量涌入,社會庫存保持高位,長協供應量增加,這些因素仍然對煤價會帶來壓制。但是,今年市場最悲觀、銷路最差,以及煤價最低的時間節點(五月中下旬)已經過去,下周市場將緩慢轉好,煤價重心有望緩慢上移。
今年煤市變幻莫測,雖然夏季的煤炭市場并非完全冷冰冰,但是想要抄底的朋友依然要三思而行,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