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網站發表署名Daniel Nachtigall,的文章,題目是:What ar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歐盟排放交易系統的經濟和環境影響是什么?)
歐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氣候緩解目標,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至少減少55%。歐盟將如何兌現承諾?碳定價——通過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確保低成本高效益降低排放,預計將實現大部分減排要求。歐盟排放交易系統于2005年啟動,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排放交易系統,覆蓋了30個歐洲國家的14000多個能源密集型企業,約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40%。從一開始,歐洲就有人對歐盟ETS的潛在負面經濟影響表示擔憂,因為控排公司相對于外國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
針對這一擔憂,經合組織研究人員最近在《環境經濟與管理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歐盟排放交易制度對碳排放和經濟績效的聯合影響》做出了分析,首次在全歐洲范圍內全面分析了歐盟排放交易系統在2005年至2012年期間對控排公司的碳排放和經濟績效的影響。該研究使用了法國、荷蘭、挪威和英國的碳排放數據,還包括所有歐洲國家企業的經濟數據,以調查歐盟ETS對各種經濟層面的影響,包括就業、固定資產、利潤和收入。
那么這項研究得出什么結論呢?歐盟排放交易系統減少了排放,同時不會對經濟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歐盟排放交易計劃在2005年至2012年間減少了約10%的碳排放,但并未對就業產生任何不利影響。還有證據表明,更慷慨地分配免費排放配額會導致排放量的減少。
研究還發現,歐盟ETS對控排企業的收入、利潤、固定資產和就業沒有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歐盟ETS似乎導致了控排公司的收入和固定資產的增加——這與人們的預期相反。一種解釋可能是,歐盟排放交易機制促使這些公司在減排技術方面的投資反過來可能提高了生產力。
在成立的前八年,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有效地減少了碳排放,而不會對控排企業的經濟表現和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這些結果表明,人們對歐盟排放交易系統對歐洲工業競爭力的負面影響的擔憂被夸大了,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根據新的現實來評估這些發現。事實上,2005-2012年期間的特點是許可證價格相對較低,平均為20歐元/噸二氧化碳,并慷慨分配了免費配額。從2020年年中開始,許可證價格在80歐元/二氧化碳左右波動,因此這些研究結果在高價格環境中是否成立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