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起草背景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將“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作為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的重要內容。2024年7月,市委深改委會議聽取了關于優化碳市場管理機制推進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有關情況的匯報,指出要聚焦綠色低碳轉型需要,進一步明晰發展定位,加強頂層設計,更好為國家試制度、探新路。為更好發揮碳市場資源配置功能,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形成了《上海碳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行動方案(2026-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二、《行動方案》的重點任務
《行動方案》的重點任務是聚焦“實施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質增效行動”“實施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引導激勵行動”“實施碳市場創新能力提升行動”三大行動,提出了16項重點改革任務。他們分別是建立健全配額總量管理制度、分階段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優化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方法學、穩妥有序提高有償分配比例、規范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和結轉機制、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和碳市場信息發布制度、推動企業自主減排、健全碳普惠可持續運行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碳普惠激勵機制、推動實施大型活動碳中和、建立健全碳市場保障監管體系、豐富碳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創新碳市場與綠色金融市場協同機制、大力培育技術服務機構、豐富專業人才市場供給和加強國際與區域合作交流。
三、《行動方案》的創新舉措
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方面,主要有四方面創新舉措:1.總量管理。配額分配制度要同碳排放總量與強度雙控制度相銜接,一方面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試點實施配額總量控制,另一方面也要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預留發展空間。2.市場擴圍。有序降低石化化工等高載能行業、數據中心及水上運輸業的納管門檻,拓展建筑類覆蓋范圍至高校和醫院,研究氧化亞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納管。3.有償分配。引導樹立“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分行業差異化設定有償發放比例。到2027年,配額有償發放比例控制在8%以內;到2030年,配額有償發放量占配額總量的比例進一步提高。4.配額結轉。做好和全國碳市場的銜接,對進入全國碳市場的納管單位,其在上海碳市場的結余配額分三年結轉,其他納管單位暫不實施配額結轉。
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面,主要有三方面創新舉措:1.推動碳普惠可持續運行。實施方法學“分級分類”精細化管理,拓展減排行為和豐富減排場景,強調常態化閉環消納體系構建,區塊鏈和AI數智化賦能碳普惠管理。2.創新碳普惠激勵機制。推動碳普惠用戶成長體系融合創新,推動個人碳信用評估體系形成,激發商業活力,吸引多元主體共建,倡導公益碳注銷。3.規范大型活動碳中和。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示范,逐步推動演出、賽事、會議、展覽等大型活動有計劃地實施碳中和。
在碳金融發展方面,主要有三方面創新舉措:1.拓展市場主體。在風險可控、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適時豐富上海碳市場參與主體(金融機構、符合監管要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個人等)。2.碳資產擔保。支持將上海碳市場交易的碳資產納入金融機構合格擔保品范圍。3.綠色金融。推動建立碳市場與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互通互認機制,研究建立基于企業碳績效的碳賬戶體系。
在其他方面,還有四方面創新舉措:扶持并規范碳排放管理領域技術服務機構發展;實施碳排放管理員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積極爭取《巴黎協定》下的國際碳減排量交易平臺落戶上海;加強與國際碳市場的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