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許久的一汽吉林突然間動作不斷,先是發布了全新的“鴻圖產品戰略”,隨后又匆匆“上線”了一款鴻雁車型。按照規劃,接下來一汽吉林還將相繼推出商用車佳寶鴻運和SUV森雅鴻鵠兩款車。
“森雅鴻雁其實和森雅R7沒有多大區別,就是改了個名字而已。”一位一汽吉林內部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混改完成后,一汽吉林需要盡快恢復正常狀態,重新建立一個品牌不現實,所以在原有的品牌體系上推出了森雅鴻雁。
2019年12月,一汽吉林增資項目落地,低速電動車企業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股權,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即一汽集團)持股比例降低至29.5%。
成功入主一汽吉林,寶雅新能源計劃在三年內登陸資本市場。但記者調查發現,眼下一汽吉林在渠道等方面仍是“一地雞毛”,同時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首臺模擬樣車FB77也剛從試制生產線下線,還未經過市場驗證。在此背景下,寶雅新能源又能否如期上市?
鴻雁=低配版森雅R7
從官方對外披露的信息來看,森雅鴻雁是一汽吉林全新鴻圖產品戰略的首款產品,定位AO級SUV,預計于今年8月上市。不過,森雅鴻雁亮相后,便引來了一片吐槽聲,甚至有網友評價:“這是倒退十年的設計!”
“森雅鴻雁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森雅R7的低配版車型。”上述一汽吉林內部人員對記者說,雖然之前一汽吉林停產了很久,但原有的生產線都還在,不可能就這樣廢棄了,推出鴻雁可以消化產能。資料顯示,一汽吉林僅二工廠的規劃年產能就有40萬輛。
圖片來源:一汽吉林官網
自從2019年底混改完成后,一汽吉林對旗下森雅品牌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定位,定位類似于一汽-大眾旗下的捷達品牌,目標用戶為三線以下城市及縣域用戶。
“不管是品牌力,還是產品力,森雅與捷達都不能相提并論,即便是與同系的森雅R8相比,鴻雁在動力總成等配置上也不及其成熟和先進。”在上述一汽吉林內部人員看來,一汽吉林之所以此時推出森雅鴻雁,意在通過低端車型重新搶占低線市場。
曾在低端市場嘗過“甜頭”的一汽吉林,如今再次瞄向低線市場,看起來更像是走了一條捷徑。伴隨著國內SUV市場增長迅速,一汽吉林在2016年推出了森雅R7,以低于10萬元的售價主攻低線市場,該車型單月最高銷量曾超過1萬輛。2017年,作為吉林市汽車“上量”的“龍頭”,森雅R7設計總投資5億元擴能項目被列入吉林市2017年的“三早”項目中。
不過,森雅R7銷量很快開始逐月下降,月銷量甚至跌至1000余輛。緊接著一汽吉林又相繼推出了森雅R9、R8等車型,但都未能再現森雅R7當年的高光時刻。
“今時不同往日,一汽吉林如今推出‘低配版R7’的森雅鴻雁,想要再次通過性價比重新搶占市場,并不容易。”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
經銷商不斷退網
一汽吉林官微顯示,其在北京地區分別有順義區、朝陽管莊、南四環小紅門和石景山四家4S店。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上述四家4S店電話,已經有兩家處于無人接通狀態,其余另外兩家4S店銷售人員均表示:“已經退網,改銷售別的汽車品牌了。”
除了北京地區,包括山東等多地一汽吉林經銷商也表示此前已經退網。“之前因為一直提不到車,我們就和廠家那邊協商退網了,現在還剩幾輛庫存車需要處理。”山東某一汽吉林經銷商說。
圖片來源:一汽吉林官網
事實上,早在2019年底混改之前,已經有部分一汽吉林經銷商選擇放棄該品牌轉而銷售其他品牌車型。“因為森雅品牌現車很少,再加上沒有‘國六’車型上市,我們只能改售其他汽車品牌。”四川某一汽吉林4S店銷售人員曾告訴記者。
直到2020年初,一汽吉林“國六”版車型森雅R8才姍姍而來。據上述四川某一汽吉林4S店銷售人員透露,當時一汽吉林給經銷商的承諾是在2019年8月上市森雅R8,但由于廠家在“國六”技術上的不足,導致新車未能如期上市,進而導致廠家在清完“國五”庫存車后,經銷商無“國六”車型可賣,有很多經銷商當時只能退網。
根據一汽吉林官網上的經銷商聯系方式,記者分別撥打了成都、西安、濟寧等多地經銷商電話,但大部分處于無人接聽狀態,或表示已經退網。
4S店銷售渠道遇阻,一汽吉林轉而開設工廠直營店。去年底,一汽吉林工廠直營店開業,打出“只要銷量不要利潤”的口號,銷售旗下全系車型。據官方信息,工廠直營店由一汽吉林直接運營,銷售和售后也均由廠家直接進行對應。
佳寶吉林工廠停產
與森雅在渠道方面有著相似的遭遇,一汽吉林旗下商用車品牌佳寶也正遭遇經銷商退網。“兩年前,廠家那邊提不出來車,過段時間通知我們停產了,迫不得已只能退網。”吉林市某一汽吉林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上述一汽吉林內部人員透露:“目前佳寶品牌在吉林的工廠已經處于停產狀態,未來該工廠大概率只生產森雅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一汽吉林有乘用車、商用車兩大模塊,其中商用車又分佳寶商用車和佳寶專用車。商用車以卡車、微客為主,專用車則包含11個系列產品。
從目前來看,商用車業務仍是混改后寶雅新能源的布局重點。一汽吉林汽車執行董事、寶雅新能源汽車執行總裁方俊曾表示:“新能源商用車將是未來公司的重點發力方向,主要包括中高端的中重卡、皮卡、物流車,也包括部分專用車和燃油車,未來將考慮引入國際商用車品牌進行合作。”
記者獲悉,寶雅新能源正在為佳寶商用車、專用車尋找新生產基地。其中,商用車基地或將落戶江西。按照規劃,佳寶商用車項目計劃一期投資30多億元,將形成年產15萬輛生產能力的規模,預計五年產銷量實現49萬輛。
下一步上市?
“寶雅計劃在三年內實現上市,上市準備工作已經啟動。另外在IPO前,還需要一輪融資。”方俊表示。
啟信寶顯示,7月12日,山東寶雅新能源已經將企業名從“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改為“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去掉了“股份”二字。“寶雅新能源此舉是在為上市做準備,先改成有限公司,之后引進股東,再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汽車證券分析師認為。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寶雅新能源針對旗下新能源項目與地方政府頻繁接觸。今年5月,湖北孝感市孝南區部分領導與寶雅新能源方面,就旗下新能源項目在孝南區落地的可行性進行探討,就合作方向達成初步共識。緊接著在今年6月,江西九江市部分領導赴寶雅新能源煙臺基地考察,就新能源項目落地九江的相關事宜進行洽談。
按照寶雅新能源的預想,依靠軸向輪轂電機和前端固態電池系統兩大技術,未來預測股東投資50億元,機構投資50億元,收入預測2025年銷量超過40萬輛,收入預估407億元。
即便如此,外界對寶雅新能源的造車能力仍存疑。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寶雅新能源曾與北汽簽署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規劃建設總產能達40萬輛的經濟型高速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基地。但至今該項目沒有了下文。
在上述汽車證券分析師看來,眼下不管哪種融資渠道對企業的要求都不低,加上頭部新造車企業爭奪投資者,寶雅新能源想要如期實現上市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