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和清陶能源簽署了增資擴股協議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上汽集團將追加投資清陶能源(已于 2020 年、2022 年先后參與清陶能源 E + 輪、F++ 輪融資),成為清陶能源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同時,雙方將合作推動 2025 年實現固態電池技術“10 萬輛級”大規模量產落地,依托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為消費者打造真正安全節能、高性價比的“爆款電動車”。
毫無疑問,這將為本已火熱的固態電池賽道又燃上一把烈火。
固態電池打破能量密度瓶頸,推動新能源車市場進入新階段
這幾年新能源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續航焦慮,一直是阻礙更多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的關鍵因素。而目前,液態鋰電池已經接近能量密度上限,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亟需一場技術變革,來帶動整個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固態電池,就是下一輪技術競賽的關鍵。
和傳統鋰離子電池采用溶劑、鋰鹽、添加劑等組成液態電解質不同,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可有效規避電池漏液、鋰枝晶穿刺等帶來的安全風險,大幅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同時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相比傳統液態電池也明顯提升,有助于在未來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
固態電池是目前材料體系長期存在的技術方向,也是當前新能源車行業炙手可熱的價值高地,吸引著無數車企與鋰企競相投資。而接下來的 2-3 年,正是固態電池落地的關鍵期。
而在固態電池上游技術產業鏈中,成立于 2016 年的清陶能源無疑是行業領先者之一。
清陶能源在固態電池技術上的創新主要集中在核心材料、工藝和系統集成上。
材料方面,清陶能源在固態電解質、復合正負極材料方面都實現了技術上的國際領先,并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在鋰電池納米陶瓷隔膜材料方面也實現了技術引領。關鍵工藝方面,清陶能源的干混和干壓工藝能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電池材料的容量。系統集成方面,清陶能源也在電池形狀和組成方式上實現創新,讓電池組整體安全性和集成效率都顯著提升。
總體來說,對核心材料和生產工藝的自主可控,是清陶能源的關鍵競爭力。在此基礎上,他們率先實現了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建有國內首條固態鋰電池生產線,構建了完備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上汽 + 清陶,這是一對有理想的組合
作為國內汽車行業的龍頭,上汽集團也從很早就開始關注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而他們與清陶能源的合作,其實也由來已久。
比如 2020 年,上汽就參與了清陶能源的 e + 輪融資。2021 年,他們還共同實現了超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的實車驗證,采用單體能量密度 368Wh/kg固態電池結合上汽新一代純電平臺,實測 CLTC 綜合續航達到了 1083km。
而在 2022 年,上汽更與清陶能源成立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動車用固態電池材料、電芯與系統的聯合開發。
到今年年初,聯合實驗室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上汽魔方電池體系中,對不同尺寸、不同電量、不同續航里程的固態電池產品矩陣做了規劃,并將如期裝車量產;對固態電池安全性有了一個整體、科學的評估,有助于實現降本增效;聯合布局第二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將突破 400Wh/kg。
而這一次,上汽和清陶能源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主要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的合作內容。
首先,是上汽將參與清陶能源 G + 輪增資擴股,成為清陶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其次,上汽將加快清陶能源現有固態電池產品在自主品牌車型上的產業化應用,2024 年上半年智己汽車搭載固態電池的高性能、長續航車型將首先實現規?;慨a。
第 3,則是上汽集團和清陶能源將于今年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新一代固態電池產品,安全性能、能量密度、成本均優于傳統磷酸鐵鋰電池。
在此基礎上,力爭 2025 年第二季度起將雙方共同開發的新一代固態電池產品在上汽集團的智己、飛凡、榮威、MG 等多款量產車型上予以應用,并且全年銷量突破“十萬輛級規?!薄?/p>
可以說,這次對清陶能源的追加投資和戰略合作,標志著上汽對固態電池的布局正在邁入深水區,開始從技術、產品的研發向著實實在在的量產落地和應用前進。
而推動固態電池的技術創新和進步,加快商業化量產進程,本就是上汽和清陶的共同理想,這是兩者能保持長時間深度合作的基礎,相信這一對有“共同理想”的組合能夠在未來真正推進新一代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規?;瘧谩?/p>
固態電池的春天,不遠了
2020 年起,我國首次將固態電池列入行業重點發展對象并提出加快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今年則進一步提出加強固態電池標準體系研究。固態電池產業的持續發展已經是必然。對于廣大車企來說,深度綁定產業鏈共同研發,卡位下一代電池技術是當務之急,對上汽來說更是如此。
根據上汽集團不久前發布的 2023 年 4 月產銷信息,今年 4 月他們實現整車銷量 37.4 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 80.6%。目前,上汽正處于瞄準電動智能化加快轉型的階段,新能源車已經和自主品牌、海外銷售一起,成為拉動上汽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
而固態電池,則又是上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上汽對固態電池的前瞻布局已有多年,這次和清陶能源的合作邁入深水區,無疑有助于上汽卡位動力電池技術的新時代,加深他們在新能源賽道的技術護城河,鞏固自身的行業龍頭地位。
而對于清陶能源來說,一方面,合作期間上汽集團在項目研發、人力資源、股權投資等方面確實為清陶能源提供了諸多資源,支撐了清陶能源的快速成長,同時借助上汽的產業規模和產業鏈資源的優勢,也可以助力清陶能源將自身的技術優勢更快地轉化為市場和產品的優勢。
而從更廣泛的產業角度來說,一面是固態鋰電池產業化的領跑者,一面是正在電動智能化賽道積極構建核心競爭力,并且對固態電池早有布局的龍頭車企,兩者的進一步深入配合,無疑是奔著更領先的固態電池產品和應用去的。例如在合作中雙方就提到,2025 年起雙方將聯合推出的新一代固態電池,相關技術方案將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徹底解決“里程焦慮”。同時,電池成本更比同等規格磷酸鐵鋰或三元電池低 10%-30%。如果能夠實現,顯然將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同時,上汽和清陶能源在推動固態電池產品規?;宪嚨呐?,也將有助于固態電池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并逐漸低于目前的磷酸鐵鋰電池,讓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引領我們更快地進入智能電動全面普及的時代。
也許,屬于固態電池的“春天”、新能源汽車的“盛夏”,就在不遠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