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日本各企業利潤均有所下降。日本各大車企也表現出對市場銷量不佳的擔憂。
日本各大車企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各企業利潤均有所下降。與此同時,日本各大車企也表現出對市場銷量不佳的擔憂。日產汽車公司總內田誠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說:“我們在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的下降是其他市場無法彌補的?!北咎锟偛萌棵艉瓯硎?,中國車企在軟件方面的技術已經遙遙領先。
電動化轉型遲緩
與去年相比,日產和本田今年1月至4月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9.9%和29.8%;而據知名汽車產業信息統計平臺Marklines數據,中國1月至4月的總銷量反而上升了7.1%。這一背景下陷入困難的還有三菱,廣汽三菱在去年推出新混合動力車型“歐蘭德”,但由于銷量不及預期,該車型生產線于今年3月被關停,三菱汽車工業總裁加藤隆雄坦言:“我們在中國市場很難維持,本財年也將如此。很明顯,進行改革是必要的。”
一位熟悉新能源汽車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汽車市場規??傮w穩定,對新車的需求主要由車輛替換驅動,很多顧客并非首次購車。在這種趨勢下,用戶從傳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汽車、從外國品牌轉向本土品牌的趨勢正在加速?!倍毡拒嚻髮﹄妱悠囖D變的保守反應,使其落后于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盡管部分日本車企的專賣店在接受采訪時依然自信表示,傳統燃油車仍有競爭優勢,而且銷售情況還不錯,但“電動汽車車型太少”“和中國車企的競爭正在加劇”之類的觀點也不絕于耳。
制定策略適應中國市場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萬輛,相較2021年幾乎翻了一倍,占到新車總銷量近1/4。其中,電動汽車銷售量達到536萬輛,甚至超過日本全年新車總銷量。同時,隨著中國國內電動汽車迎來降價潮,傳統燃油車也不得不隨之降價。更讓日本車企“震撼的”還有中國企業在網絡和自動駕駛方面的領先技術。
“電氣化領域競爭相當普遍,作為差異化要素的智能化領域競爭也非?;钴S。”豐田副總裁中島裕樹表示,“在日本,開發集信息、娛樂為一體的‘數字駕駛艙’仍需時間,因此我們將加速智能化領域的本地研發。為了準確把握中國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豐田將加強中國本地研發中心的決策力和執行力,設計符合中國顧客需求的產品。”
日產則決定逐步提高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日產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火熱并非由補貼驅動,而是顧客的自發需求。此外,軟件正成為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必須加快市場投放速度,并對我們的設計、生產和銷售路線進行重塑?!?/p>
此外,本田也積極修改戰略目標,計劃2035年在中國售出的新車全部為電動汽車。不久前,本田還發布了一項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大數據聯網服務,可能會應用于明年推出的三款新電動車型。
留待變革的時間不多了
瑞穗銀行高級研究員湯進在接受日本廣播協會采訪時指出,特斯拉和寶馬的電動汽車正在積極搶占高端汽車領域,而大眾化電動汽車市場仍有新玩家加入的空間,這也是日本車企的唯一機會。為了生存,車企不僅要在制造方面做出重大改變,還要對包括設計、生產、采購、銷售和售后服務在內的整個鏈條進行改革。
“許多日本車企表示,他們已經預料到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會越來越受歡迎,但沒有想到變化會如此迅速?!睖M表示,轉型的遲緩正令日本車企陷入被動局面?!叭毡竟窘洺R蚱鋺獙ψ兓t鈍而受批評,但留給他們應對這次變革的時間不多了。這些日本車企能否將挑戰化為機遇,生產出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并據此獲得競爭優勢?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很可能決定著日本車企能否繼續立足于全球汽車產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