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7排放標準自出臺以來就一直飽受爭議,遭到多個歐盟成員國以及歐洲車企的聯合聲討,近來更是反對之聲高漲,讓人不禁懷疑,歐7是否還能如期生效。
近日,法國、意大利、捷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八大歐盟成員國簽署了一份聯合文件,呼吁歐盟取消歐7排放法規,稱其對于車企來說過于激進,不切實際。
與此同時,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表公開聲明,稱擬議的歐7排放法規將導致歐盟汽車成本大幅增加,比歐盟委員會的預測要高出4到10倍。隨后,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德·梅奧公開表示,歐盟提出的歐7排放法規將分散汽車行業在電動化道路上的注意力。此前,包括大眾汽車集團、Stellantis集團、寶馬在內的多家車企都對歐7提出異議。看來,部分歐盟成員國和車企有意聯手“狙擊”歐7,這也為歐7的落地增添了更多變數。
01八大成員國聯合抵制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在歐盟,輕型車和重型車采用的是不同的排放標準。為了加以區分,輕型車的排放標準,例如乘用車和輕型貨車,通常以阿拉伯數字表示,當前為歐6;重型車的排放標準,例如卡車、客車和重型貨車,通常以羅馬數字表示,當前為歐Ⅵ。
此前,歐盟委員會在官方網站公布了“歐洲第七階段排放標準(歐7)”的提案。具體來看,歐7將此前針對輕型車和重型車的排放規則合二為一,將所有機動車的排放限制置于同一規則之下,即歐7。新規強調燃料及技術中立,無論車輛使用汽油、柴油、替代燃料還是電力,都要遵守同一排放標準。
與現有標準相比,歐7旨在加強對二氧化碳以外的污染物的限制,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例如,歐7將柴油發動機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限值,從每公里80毫克下調至60毫克,還首次對所有車輛的剎車顆粒物排放和輪胎微塑料排放設置了額外限制。此外,排放測試方式也更加嚴格。至于歐7排放標準生效的時間,歐盟委員會的提案是,2025年7月開始針對輕型車輛生效,2027年7月針對重型車輛生效。
提案公布后還需要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審議通過之后才能成為法規,但由于反對聲不斷高漲,至今尚無下文。此次法國、意大利等8個歐盟成員國站了出來,要求完全廢除歐7中有關限制尾氣排放的部分內容。這8個國家幾乎占了歐盟27個成員國近1/3,而聯合文件還被發送至其他歐盟國家,并送交至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和歐盟委員會,表明了這些歐盟成員國的態度。據路透社報道,這8個國家將有足夠的投票權來阻止歐7提案的通過。
“我們反對任何新的針對乘用車和貨車的廢氣排放規定(包括新的測試要求或新的排放限制)。”上述國家在文件中表示,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制,可能會轉移汽車行業的關鍵投資,偏離2035年歐盟“禁燃”目標。
雖然德國沒有簽署這份文件,但早在今年3月,包括德國交通部長沃爾克·維辛在內,德國、意大利、捷克、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國家的交通部長們匯聚一堂,討論如何推動改變擬議的歐7新規。這些國家對于歐7持保留意見,并且認為2025年的實施時間為時過早。
02車輛成本或大幅增加
不少歐盟國家反對歐7,主要是從經濟和社會角度出發,例如維辛認為,歐7不僅會阻礙汽車產業的發展,還會威脅到眾多工作崗位。除了歐盟成員國之外,車企們對于歐7更是一致抵制,認為其會導致車輛成本大幅增加,且并非必要。
作為歐洲汽車行業的代表,近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援引一份研究報告稱,歐7將導致汽車直接成本大幅增加。根據Frontier Economics咨詢公司的研究,包括型式認證、投資和設備成本在內,要符合歐7標準,每輛內燃機乘用車和小貨車的成本將大約增加2000歐元,而柴油卡車和客車的成本更增加近1.2萬歐元。
這些數字比歐盟委員會的評估大約高出4至10倍,后者此前經評估認為,歐7可能會導致乘用車和小貨車成本增加180~450歐元,卡車和客車成本增加2800歐元。ACEA認為,額外的成本將進一步推高汽車終端市場的價格,且由此帶來的汽車價格漲幅可能會超過上述研究中估算的數字。
除了直接成本外,ACEA認為,歐7還會帶來更多間接成本,例如更高的燃油消耗。“在車輛的使用周期中,可能會增加3.5%的燃料成本,卡車將增加2萬歐元,乘用車和貨車將增加650歐元。這些間接成本在歐盟委員會的評估中被忽略了。”ACEA指出。
事實上,歐7的誕生一直伴隨著爭議聲,自2018年10月開始籌備,之后舉行了多次專項研討會議,直至2022年11月才最終敲定提案并對外公布。過于嚴格的排放標準已經影響到了車企的新車推出計劃。例如,2022年8月,大眾乘用車品牌首席執行官施文韜表示,考慮到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可能會導致內燃機車型售價上漲3000~5000歐元,而小型車利潤空間較低,難以分攤高額的開發成本,為此該品牌尚未決定是否研發第九代燃油版高爾夫。而后在今年4月,大眾品牌方面宣布,第九代高爾夫將取消內燃機版本,全部都將為電動版。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也稱,歐7將推高產品售價,并導致該公司在市場中失去原有的競爭力,帶來裁員的風險。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斯柯達品牌一位高管警告稱,如果歐7實施,斯柯達可能會關閉歐洲的一座工廠,因為屆時法比亞、Scala、Kamiq等小型車將不得不停產,至少3000個工作崗位會受到影響。
作為雷諾集團的掌門人,德·梅奧也是抵制歐7的一員,多次公開反對。德·梅奧此前致信歐盟機構,稱如果歐7實施,歐洲乘用車的平均價格將提升7%~10%。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歐洲汽車行業將有3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威脅,歐洲多個汽車工廠也面臨關閉的風險。
03擔心阻礙電動化轉型
車企抵制歐7,除了標準過嚴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主流車企已經普遍投入重金推進電動化轉型,不愿意也沒有太多余力,再針對歐7進行大規模投資。歐7計劃最早2025年生效,但包括大眾集團、寶馬等在內的主流車企,在過去兩年已經投入巨額資金在智電領域,動輒數百億歐元。2025年是這些車企電動新車密集投放及放量的重要時間節點,同時不少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計劃2025年前后停止研發內燃機。這時候,歐7的到來顯得有些“生不逢時”。
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此前曾批評歐7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因為其要求車企投資于催化轉換器、微粒過濾器等,以減少內燃機車型的排放,但歐盟已經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唐唯實還聲稱,歐7是對“實現電動化目標的干擾因素”,如果過早實施歐7,將會使歐洲汽車工業落后中國數十年。“可笑的是,我們還要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將要禁止、淘汰的技術上,這將阻礙我們為歐洲人生產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的速度。”唐唯實說。
福特汽車此前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歐7“有可能破壞歐洲在轉向電動汽車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到2030年,所有乘用車實現零排放;到2035年,所有汽車實現零排放。”
德·梅奧也指出:“歐盟想引入一項新的法規,但這將分散我們推進行業轉型方面的精力,讓我們在沒有前途的事情上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我希望歐盟能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此外,依維柯、寶馬等車企也曾“炮轟”歐7,稱其“不切實際”、“非常愚蠢”等。正如歐盟“禁燃令”最終將合成燃料納入妥協方案一樣,在反對聲一片的情況下,歐盟委員會擬定的歐7排放標準恐怕也需要做出一些妥協,才能獲得所有成員國的認可和通過。